春节档的狂欢之后,国产电影似乎陷入了一个低谷,影院大部分的排厅都给了《极限特工》、《生化危机》、《金刚狼3》等好莱坞大片,之后接踵上映的还有迪士尼的《美女与野兽》、传奇影业的《金刚:骷髅岛》。难怪有观众调侃,看最近的影院排片表,会产生一种在美国的中文票务网站购票的感觉。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外表看上去“绝对好莱坞”的大片,其实和之前的《魔兽》、《长城》一样,都是货真价实的“半国产片”。比如即将于3月24日上映的《金刚:骷髅岛》,就是由万达旗下的传奇影业主导,腾讯影业也是投资方之一。令人担忧的是,此前的《魔兽》、《长城》都陷入了在中国市场票房可观,在海外市场却口碑扑街的怪圈。汇集了抖森、塞缪尔·杰克逊等实力派演员的《金刚:骷髅岛》能够跳出这一圈子、成为中国电影“借船出海”的成功案例吗?
文化传播任重道远
中国电影走出去、传播优秀文化,是电影界的老生常谈。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崛起,中国电影走出去的能力不仅没有同步增长,反而是衰退了。且不说海外票房的增长,即便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上,中国电影也再没有出现第五代导演当年此起彼伏拿回奖的盛况。因此,在每年电影局的总结报告上,关于中国电影走出去这部分,都像是光鲜亮丽的成绩单上一片阴影,让电影界在高兴之余添了一块心病。
目前,中国所拥有的电影银幕数量已经超越美国,位居全球第一,而中国电影市场也成为世界第二大票仓。为什么这些看上去优越的条件没有让中国电影走出去变得更加容易呢?著名导演、监制黄建新表示,主要原因还是电影的品质上不去。“中国电影现在‘走出去’确实比上世纪90年代难多了。因为我们主流市场把电影变成了商品,而且质量还不是很好,这就让主流商业电影的输出难以完成。”在今年的两会上,巩汉林委员就提出,中国电影要提高原创能力,杜绝抄袭仿造,才能真正走出去,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电影向外传播相对较少,大部分国产电影的市场仅限于国内。中国电影要想走出去,首先得有向外传播的能力,其次是向外传播什么文化。现在我们的国产电影抄袭的比较多,仿造的影子也多。真正原创的、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相对少,这样的传播就很难。既看不到独到的东西,拍的也没人家的好,那传播的意义就不大。”巩汉林认为,我们的电影创作者应该脚踏实地去深入生活,而不是关上门,看外国人是怎么编的,也就跟着怎么编。“做文化应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而非短期行为。”
借船出海资本先行
中国电影想要真正地走出去,的确任重而道远,投资中国电影的资本想到了“借船出海”先行一步。乐视影业的CEO张昭认为,中国电影要出去,就要借船出海,跟好莱坞一起拍电影。“通过跟他们合作,可以逐步地去优化怎么拍这样的电影,怎么宣传推广。”乐视与传奇影业合作投资的《长城》就是这样一部“借船出海”的作品。
《长城》在国内轻松拿下票房冠军,随后登陆北美,首周末拿下1808万美元票房,位列第三,破中国导演北美首周末票房纪录。张昭认为,《长城》是中国电影走出去实现全球化的一个范例,学习与好莱坞合作、学习与各国的放映机构合作,最后锻炼自己的团队反哺中国电影产业。
然而,虽然《长城》的票房数字看上去很美,但相较于它的巨额投资依然亏损。另一方面,《长城》未能在中国和海外获得口碑上的认同。该片主演马特·达蒙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被主持人调侃,说他无私地把《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男主角让给了卡西·阿弗莱克,自己跑去中国演了一部扎小辫的电影《长城》,结果卡西拿了奥斯卡影帝。这个桥段足以说明好莱坞对《长城》的评价。
相较于《长城》、《魔兽》等北美扑街的口碑,即将上映的《金刚:骷髅岛》似乎有望成为例外。该片北美上映之后,在烂番茄影评网上的新鲜度从开始的81%升至83%,评论普遍认为电影的娱乐性十足。怪兽电影上一次有这么高的评分,还要追溯到十二年前的彼得·杰克逊版的《金刚》。
虽然今年春节档之后称霸内地电影市场的大片看上去都是“好莱坞制造”,但如果我们细究其背后的投资方,就不难发现有不少都是中国电影公司“借船出海”的产品。例如:《金刚狼3》的投资方里有万达影业;《一条狗的使命》背后站着阿里影业;而《血战钢锯岭》的背后有联传媒、凤凰传奇影业、启泰文化等多家中方影视公司……事实上,2016年是中国影视公司集体“借船出海”动作频频的一年,这也直接导致了2017年的不少“好莱坞制作”都有了中国血统。不过,电影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借船出海”不等于一本万利,不管好莱坞也好中国内地市场也罢,电影产业的喧嚣都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靠内容为王。
借船出海,渐成风潮
中国电影市场的飞速增长吸引了资本的关注,而逐利的资本总是希望把蛋糕做得更大,这样它们就分到利益更多。“借船出海”就是投资中国电影的资本把蛋糕做大的一种方式。在过去的2016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视公司“借船出海”,他们有的与好莱坞大制片厂合作拍片、有的收购好莱坞影视公司、有的参与越来越多美国大片投资从而获得全球分成,成为了2016年中国电影行业的一种新的风潮。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6年度,中国获准立项的合拍电影数量已经多达89部,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9部。这一数字是历年合拍电影立项数量的新高,也从侧面说明“借船出海”风潮的直接影响。
万达集团在去年一开年即宣布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成就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的一项文化并购。去年上映的《魔兽》、《长城》,包括本月即将上映的《金刚:骷髅岛》都是万达收购传奇影业之后推出的项目。传奇影业只是万达收购之路的开端,紧接着在去年年底又宣布10亿美元收购了好莱坞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除此而外,完美世界宣布与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的环球影业合作,参与其未来5年电影项目投资,数量不少于50部;基美影业宣布入股吕克·贝松创办的公司欧罗巴,成为第二大股东;华谊兄弟旗下华谊美国出资2.5亿美元,与知名导演及制片人安东尼·罗素和乔·罗素的罗素兄弟公司在美国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虽然去年是中国影视公司大举出海的一年,但“借船出海”的行动早就在悄然展开。《云图》、《谍影重重5》、《碟中谍5》这些大片的背后早就“潜伏”着中国影视公司的身影。
方式多元,动画突破
随着与好莱坞和其他国家电影工业的交流越发频密,中国电影行业“借船出海”的方式也日趋多元。目前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收购或入股海外有潜力的影视公司;单个项目进行合作;传统的中外合拍片模式。
万达与传奇影业的合作就属于第一种;电广传媒影业与狮门影业(顶峰娱乐)签订合作协议,在未来三年共同投入15亿美元制作开发电影项目,属于第二种。华谊兄弟与美国STX公司签订影片合作计划,约定在2017年底完成18部合作影片,也属于第二种;传统的中外合拍片模式,因为曾出现过有的好莱坞公司植入中国元素或者推出中国特供版,只为拿更多票房分成的行为,而备受批评。但现在中外合拍片的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功夫熊猫3》就是一部植根中国文化的合拍动画电影。这也验证了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的话,他认为,动画电影会成为中外合拍片的一个突破口。“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观影习惯不同等因素,造成了中国影片走出去的困境,中国该如何分享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市场,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相对容易操作的动画片可能成为突破口,首先,动画片不太会有种族的差异;其次,动画片采用配音也不会令人觉得突兀。”
传统的中外合拍片模式的转变,跟美国影视公司对待中国市场的转变有很大关系。美国360娱乐公司执行总裁戴维·安格就表示,现在的中国市场变得很强大,甚至可能变成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他们正在尝试主动地与中国合作。华狮北美总经理罗伯特·伦德伯格认为,除了主动与中国进行项目合作之外,好莱坞电影还应该重视并起用中国优秀的导演和演员。
沟通东西,内容为王
“借船出海”只是资本充足的中国电影行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但中国电影能否通过这种方式被世界观众所认同,进而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最终靠的还是好的故事、好的内容。乐视影业的CEO张昭认为,中国电影全球化是指放到全球化的语境里去做电影,整个过程中有四点非常重要——一是普世价值观,二是普遍容易接受的讲故事的方式,三是语言国际化,四是中国文化特色。
虽然《长城》的票房和口碑都不是那么的理想,但它至少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美国电影协会大中华区总裁冯伟就对《长城》给予了很大的肯定。“我觉得《长城》这部电影很有勇气和现实意义,它也成为了标杆式的合拍片。但是中美合拍想要在全球市场都取得成功,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中美双方都需要互相学习。”冯伟指出,中美两国的电影公司都在为了能够合作拍出在全世界受到认可的电影而努力。以往可能好莱坞电影公司盯着的只是43%的进口片票房分成,现在他们对与中方的合作看得更重,毕竟中国是这么大的一个市场。
另一方面,想要通过“借船出海”让中国电影走出去,沟通中外的语言、文化差异就成了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对于这一点,每一个与好莱坞合作过的中国电影人都深有感触。李安就曾经说过,他的很多电影经常是需要两个编剧,一个负责写中文的剧本,一个负责写英文的剧本,最后还要对二者进行调和。大盛国际传媒董事长安晓芬也有同感,她提及自己公司与美国合拍的《飞虎月亮花》。“已经筹备了六七年,先是邀请了中国编剧写剧本,发现不行,我又请了美国编剧去写,直到今天这部电影还没能开拍。其实这个剧本按照好莱坞的标准来说,是很好的剧本,但我认为中国观众不会买账,所以只能重新打磨。”不过,不管“借船出海”会以何种形式在电影工业中呈现,好的故事、好的内容都是最为重要的。正如狮门影业的威廉·普费弗所说,观众根本不会在意一部电影的资金从哪里来,他们要看好的电影。记者 杨莲洁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