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三沙8月15日电 题:他们,点亮三沙!
新华社记者樊曦、张爽、才扬
2680公里,是这座岛屿距离北京的距离。
2000多天,是一群人在岛上奋斗的时光。
6年前,12个南方电网的年轻人坐着海船踏浪而来,登上永兴岛,来到祖国最南端、也最年轻的城市——三沙市。
6年间,他们远离家人,与海天为伴;他们埋下一根根电缆,南海智能微电网初见雏形。
小岛亮了!
别问理由,这里是三沙
一件深蓝色的岛服是南方电网三沙供电局员工的标配。袖标上,五星红旗和“中国·三沙”的字样分外鲜艳。
“国旗穿在身上,就像绣在心里。”他们说,这就像军装一样,提醒我们就是“南海供电部队”。
6年前,一支主要由“80/90”后组成的供电团队来到永兴岛“开荒创业”。岛上住房紧张,他们上岛只带一个小小的整理箱,随时准备搬家。一张床,一个床头柜就是宿舍里的家当。床头柜上家人合影的相框是宿舍里最暖心的摆设。由于是轮流驻岛,床头柜上久而久之就放着几家人的合照。
初来时,1988年出生的陈皇言看上去像个不起眼的中学生。然而很快,她就成了这个以男人为主的队伍里的一把标尺:装表接电,她比男人都快;从海口到岛上最少十几个小时的船程,别人吐得东倒西歪,她抱着船上的柱子一动不动;岛上高温、高盐、高湿的环境,用什么电表好?她是专家。
“不是每个人都能来。能来建设三沙,是莫大的荣耀。”说起“孤悬海外”的工作,陈皇言不觉得苦。她骄傲。
“姑娘都行,咱们还有什么苦?”山西来的小伙禹鹏说,刚上岛时最麻烦的是洗澡洗头,当时没有实现海水淡化,只能用地下水,洗了之后全身又咸又黏,特别是头发像钢丝一样竖起来,可帅了。
为什么来三沙?因为这里是三沙啊。“万家灯火,南海有我”,是三沙供电人的信念。
海天为伴,心中有坚守
“头个星期是天堂,第二个星期想撞墙。”站在岛上极目望去,四周除了海还是海。景虽美矣,每个人却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在寂寞中坚守?
36岁的冯乃华成了“岛民”。从2013年第一次登岛至今,冯乃华已经累计在岛上值守超过1000天。好几个春节他留岛值守,和岛民一起过年。
没有四季的三沙,太阳热辣辣的。每天,冯乃华总是一早起来就去检查供电设备。作为三沙供电局西沙群岛供电所副所长,那都是他的“宝贝们”,“谁生病了可都是大事情”。
每天,三沙供电人要进行2到4次换机操作,避免柴油发电机过热发生故障。夜里12点多,三沙供电局员工王绥余和羊冠宝走进柴油发电机房,确认发电机的工作状态。
他们说,每当抬头望见港口闪烁的灯塔,就会想起我们在三沙,这里,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岛上的生活简单而枯燥。城市里司空见惯的服务在这里显得奢侈,一切都要自己动手,车脏了要自己洗,门坏了要自己修,甚至头发都要自己理……
日子看起来平平淡淡,但供电人的努力却积沙成塔。6年来,从连电饭煲也不能用到建成大型冷库,从只能抽又黄又涩的地下水洗澡到为海水淡化厂供电,从停电频繁看不完一场完整的春节联欢晚会到拥有电影院,三沙的灯越来越亮了。
爱国爱岛,一起守天涯
2018年,三沙6岁了。三沙供电局员工陈运钦把一家的户口迁到了三沙。当他带儿子去北京旅游时,7岁半的儿子自豪地给机场安检看他的身份证:“我是三沙人。”
登岛之前,供电人都没到过三沙,但全都听说过三沙: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城市,最神秘的城市……怀着憧憬、好奇、探秘,乃至朝圣的心理,他们经过重重考验,与三沙融为一体。
这里是他们爱的家园。2016年,驻岛员工刘获急性阑尾炎发作,需要立刻回海南本岛做手术。然而海船要几天后才会来,怎么办?
所有人都行动起来。时任三沙供电局局长潘轶峰尽一切努力联系,让刘获搭乘部队的军用直升机飞到三亚,顺利接受了手术。
这里是他们难忘的“考场”。“最惨就是打台风。”三沙供电局副局长叶世锋说。永兴岛位于“台风走廊”上,几乎每一个刮向海南岛或大陆的台风都会经过永兴岛。最多时连着4个台风,将近两个月都没有补给船来岛。超市空了,食堂里的食材全吃完了,他们只好吃岛上的木瓜充饥。更重要的是,大台风经过岛上时,风大到从宿舍去几十米外的食堂都不敢。
这里是他们的“梦想之岛”。6年间,他们的队伍从12人增长到近60人,初步建成了三沙智能微电网,供电量增长10倍有余,彻底告别频繁停电的历史,即便台风天气也能实现“零”停电。
“如今,岛上已有几十户渔民落户,电稳定了网络也稳定了,渔民办的小饭馆、海产店都支持微信、支付宝付款。永兴岛食品站、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海水淡化厂、机场和港口码头服务中心都建起来了。”三沙供电局局长武钰说。
小岛亮了。未来供电人还有新的任务:充分吸纳光能、风能、波浪能,把三沙建成新能源示范基地,点亮西沙更多的岛礁。
在永兴岛的港口边,抬头时总能看到8个醒目的大字:爱国爱岛、乐守天涯。6年,他们点亮三沙,更点亮自己的心。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