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频道 > 财经 > 正文

黑龙江:坚持创新驱动 为振兴培育“科技金果”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21 14:58:30

  新华社哈尔滨6月21日电  题:黑龙江:坚持创新驱动 为振兴培育“科技金果”

  新华社记者闫睿

  黑龙江省近年来坚持创新驱动不放松,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激活科技资源,激励科研人才,培育壮大了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

  思路一变天地宽

  黑龙江有700多个科研机构和80余所高校,但以往研制出的诸多高新技术成果曾一度变“陈果”。瞄准制约科技潜力释放的“堵点”,这个省加强顶层设计,自2015年启动“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借助市场力量“解冻”高校院所科技资源,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哈尔滨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的雷达显控终端、海浪监测仪、气象传真机等多款产品,涵盖了船舶导航、海洋测绘、智能船舶等领域。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利强,依靠在船舶智能导航领域的技术积累,成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省里、学校都支持,现在创业心里有底。”刘利强说,凭借3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打通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2017年收入近2500万元。公司还申请到由省科技厅发放的科技创新券,降低了企业支出。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耕卫星激光通信技术20多年的航天学院教授马晶和谭立英这对“科技伉俪”,将持有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成果推向市场,成立了哈工大卫星激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负责人。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黑龙江省已建成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交易、科技投融资等7个服务平台,吸引了101家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入驻,为科研成果和科技服务供需双方“联姻”。此外,连续3年举办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大会,组织科技投融资对接,促成419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融资68.58亿元。

  “科技金果”域内结

  马晶、谭立英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中,有1.332亿元是其持有的技术作价入股。学校还将其中85%的知识产权收益,奖励给科研团队。

  尊重知识,成就人才。黑龙江省打破条框,鼓励高校院所创办经济实体,推行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给人才股权期权和分红奖励,以“财富”回报“才智”。

  仅两年时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就依托其在航天、机器人、船舶海洋等领域的优势,注册成立了180多家科技企业。

  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组建,主要探索如何填补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的中间地带。该院院长路忠峰介绍,研究院把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收益的70%至80%奖励给科研人员,已累计孵化成立科技企业122家,吸纳博士200余人。从美国硅谷引回的张伟东、刘波团队,在这里创办了哈尔滨星忆存储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存储器产品,市场估值近20亿元。

  黑龙江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说,全省2015年以来累计培育科技中小微企业1.1万余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有2000余家,其中82家企业上市。这些企业正渐显后发活力,吸纳就业人员4.9万余人。

  储备振兴“智”资源

  广聚“智力”资源,促进“智造”发展。2015年以来,黑龙江省出台了130余个有关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文件,为科研人员、在校大学生兼职兼学创新创业“护航”。

  “95后”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孟思源潜心研究“3D打印”技术,在校期间创办了哈尔滨妙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向浙江、西藏等7省份销售400台套自研设备。

  最近,黑龙江省不少地市委书记陆续走进高校,与师生面对面,推介自己所在城市,释放招才引才爱才用才强烈信号。“城市升级需要创新推动,其关键还在于尊重、发挥好人才的智力支持作用,精准发力、持续用力,集聚‘智’能量。”佳木斯市市委书记徐建国说。

  黑龙江省还开展“龙江科技英才”选拔,不唯资历、年龄、身份,坚持创新技术引领和成果转化贡献导向,一些投身科研一线、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凝聚起振兴发展的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