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约5000多个中成药面临改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认为,中成药药品名称应该“老药老办法、新药新办法”,不能强制性“一刀切”。
曹洪欣委员:中成药命名应该“老药老办法”(供图/视觉中国)
记者在征求意见稿中看到,已上市中成药中,名称存在“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疗效暗示字样,“宝”、“灵”、“精”、“强力”、“速效”等夸大疗效、封建迷信字样,以及人名、地名、企业名等内容,都在更名之列。
“如果都按照这个改法,难道云南白药要改名为滇南白药或者白药,风油精要叫风油吗?”曹洪欣说,面临改名的5000多个中成药中至少三分之一都是传承百年的知名药品,药名与历史文化内涵、命名习惯、社会历史背景、行业发展状况等有着密切关系。曹洪欣举例,“精”是指精华,其实是一种通过提纯工艺制成的液状中成药,同时它也表明了药品的剂型,理解成“夸大”实在不妥,这是对中医药文化积淀的否定。“再者说,西药药名中也有很多‘灵’,‘痢特灵’怎么不改名?”
此外,还有部分中成药药名中带有“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等字样,曹洪欣解释说,这些中成药按照国家药品注册管理的有关规定,完成系列临床和非临床研究,获批上市,表明临床确有相应的疗效。
为此,曹洪欣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以“新药新办法、老药老办法”的原则,完善《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并循序渐进,逐步推行。(记者叶晓彦)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