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焦虑症似乎是伴随着孩子的出生而出现的,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家长的焦虑情绪越发严重起来。某教育机构近日对7000多名家长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95%的被调查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焦虑。从吃穿住用行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孩子的性格兴趣特长到孩子的身高体重视力,无一不是家长焦虑的原因。
在家庭教育专家看来,父母内心的焦虑和浮躁,比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更为可怕。套用托尔斯泰的名言,不焦虑的人是相似的,焦虑者则各有各的焦虑。完美型、压力型、攀比型……家长焦虑类型各有不同,找到原因,也许是化解心中焦虑的第一步。
压力型焦虑 升学导致家庭矛盾升级
5岁的然然明年该上一年级了。虽然幼儿园并没有要求具体的学习目标,但妈妈孟女士已经是“未雨绸缪”,每天都给儿子布置识字、背诗、读英文等作业,且每天抽查。然然偶尔贪玩,没有完成妈妈布置的任务,就会惹得孟女士火冒三丈,一顿痛批。看着儿子掉眼泪,孟女士自责的同时也夹杂着困惑:平常好脾气的自己面对儿子将要开始上小学的事实怎么这么不淡定?
与孟女士不同,怀女士的女儿小蒙明年就要中考,在课业上称得上是勤勉努力,兴趣爱好样样拿得出手。但怀女士心里始终“有根刺”,因为女儿的成绩一直“中不溜儿”。小蒙有些偏科,对擅长的科目从未失手,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想法和规划,“想通过贯通培养直接读高职”。怀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觉得高职等于“没前途”。为此,她想方设法试图做通女儿的思想工作,还花时间、精力和金钱为小蒙补习弱势科目。面对母亲的焦虑情绪,小蒙显得很是无奈,因为有的时候,怀女士甚至会急到失眠。
其实,像孟女士、怀女士这样陷入焦虑情绪的家长有很多,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面临孩子的升学、课业、就业等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压力。细想想,很多“压力”都是家长“自找的”。以小蒙为例,她这种年纪不大却对自己有清晰规划的孩子很难得,孩子的升学路径已经不再只有高考一条,家长也理应“眼观六路”,与时俱进才是。
攀比型焦虑 “别人家的孩子”很优秀
许多家长常盯着“别人家的孩子”,不是方方面面都很优秀,就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正在读高中的秀秀就生活在如此阴影之下。在秀秀从小到大的印象中,母亲总是十分关注熟人的孩子在哪儿上学,一会儿说楼上的姐姐考上了重点高中,一会儿又说楼下的孩子申请了美国的名校,还要求秀秀也要向他们学习,申请奖学金到国外上大学。
许多父母习惯于用“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作比较,似乎这样可以让“自家的孩子”知耻而后勇。如,在孩子入托、入学以前喜欢与别人比孩子的穿戴、玩具、用具、身体发育、智力培养等;孩子入托、入学后喜欢与别人比孩子幼儿园、学校的名气,孩子的入学年龄,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特长培养,孩子获得的名利,外界对孩子的赞美等方面。
相关专家分析,由于这其中夹带了家长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容易造成孩子难以承受、家长身心疲惫的情况。有着攀比心理的家长很难对孩子的攀比心理给予积极地引导,有的甚至还会让孩子处在较多负面情绪笼罩的家庭环境之中。
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校长王晓芳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应以平常心态看待孩子,根据孩子的兴趣等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学习,学习什么,不要以家长的经验、想法和期待要求孩子。
茫然型焦虑 习惯跟风却忽视孩子的独特性
王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极其上心,从孩子上小学起,她就搜集各类兴趣班、辅导班的信息,按照报班热点列出详单,为孩子选择了一系列的兴趣班和课外班。
工作繁忙的王妈妈把周末全部奉献给了孩子。为了清楚了解辅导班的学习状况,每一个辅导班,她都交两份钱,和孩子做“同学”。等到孩子上初中了,她发现陪读的效果似乎不甚理想。此时,社会上流行给孩子找大学生家教,于是王妈妈精挑细选,找了一个北大的学生做家教。结果,孩子的中考成绩极不理想。
面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乏像王妈妈一样茫然而辛苦的家长。家长的茫然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不了解、不熟悉,有焦虑感和困惑。二是对为人父母的角色及其所要面对的新课题不清楚、无准备,有混沌感和迷茫。
在北京鸿猷文化家庭教育研究院创始人王力青看来,要解决教养孩子的茫然问题,家长不妨适当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懂得孩子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所经历的历程和体验的感受与成人世界有怎样的区别,自然就会减少很多盲目性和迷惑。通过这些有准备的学习和体察,面对孩子将会从容许多。
完美型焦虑 全方面优秀才是优秀
东东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三年级的他学习成绩不错,每年他都参加绘画和钢琴考级,并多次获奖。在运动方面,他也拿了游泳深水证。更令许多家长羡慕的是,东东十分自律,对学习和作业自我要求很高。一遍写不好,会再来一遍,完全不用家长督促。但妈妈蔡女士对这些并不满意,她认为孩子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在数学方面还需要提高,在作文方面还需要加强训练,在英语方面还需要提高口语和阅读……
东东成绩偶有波动,蔡女士心里就不踏实。东东的爸爸14岁就考上大学,属于早慧人群,所以他也期待东东能比自己更聪明,未来发展超过自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课程导师朱芳宜接触过很多类似家庭。像东东父母这种永远盯着孩子不好的地方、期待孩子有所提高的父母十分常见。
“事实上,更应在乎的是这个孩子因何而优秀?是内在的动力还是父母的压力。10岁以前的孩子更多以家庭为核心,他们从内心希望得到家长的接纳和认可,所以更容易顺应父母的期望。家长过高的期望和所伴随的焦虑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永远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对孩子的自尊也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所以,朱芳宜建议家长帮孩子把关注点从成绩上转移到学习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上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鼓励孩子微小的进步,用更多正面语言、积极方式来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不仅仅热爱学习,也会热爱生活,因为孩子们未来的人生课题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有尊严、有意义、有目标地活着。
远虑型焦虑 总做不好准备怎么办?
前段时间,家长李女士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拨关于“未来”的文章刷屏了,《未来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未来30年,你的孩子将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会玩的孩子,才有未来》……这些文章让李女士感到“空前的焦虑”。“特别担心孩子现在落下了什么,未来真的不能适应这个社会,但同时,我们自己的能力有限,也怕跟不上形势。”
像李女士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前阵子,家长王女士带孩子参加了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这次高科技之旅让王女士有不少思考:“其未来世界真的不是学习好就可以了,孩子的许多技能和能力都是极度欠缺的。”王女士深深地感到,除了学业的学习,孩子更应该在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有兴趣、有研究。但如何使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与这些技能习得、素养养成方面取得平衡,令王女士感到头疼。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面对新变化,家长们难免感到手足无措。因此,家长需要从关注孩子学习转向关注孩子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将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在相互教育、相互学习中拥抱变化。
专家观点
抓住核心素养 家长大可淡定些
陈钱林(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畅销书《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作者):家长之所以焦虑,表面看是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孩子成长环境的担忧,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教育的误解。
什么是教育?从人的一生来看,最好的教育,是培育健全人格。从幼儿期来看,最好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培育人格、培养习惯,需要进培训班吗?与是否获奖有那么大的关系吗?并非说进培训班、比赛获奖不好,但绝不能说孩子的成长,非要进大量培训班不可,非要比赛获奖不可。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妨淡定些。
首先,学习些教育类基本方法。教育是艺术,需要个性化;但教育也是科学,有其规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选择更适合于自己的成长之路。如果家教方法不对头,肯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其次,把“人”摆在“才”前面。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名人,细究其家庭,都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品德等非智力因素。品德、习惯,是“人”的教育;进培训班学技能、比赛获奖,是“才”的教育。人与才,犹如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孩子做人教育抓好了,成“大才”固然锦上添花,做一位幸福的普通劳动者,也何尝不是教育的成功?
最后,抓最核心的素养。志向会产生引力,自学能产生推力,如果孩子有追求,喜欢自学,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品质就会不一样。每个孩子的天资、兴趣都不一样,好的教育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只要抓好最核心的素养,就可以不变应变。(王小艾 娄雪 滑经纬 胡畔 邓丽)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