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乐山掀“护根”风暴 2000余人主动向纪委说明问题
乐山市五通桥区金粟镇磨子街社区居民围观“主动交代违纪问题人员予以从宽处理的通告”。
“汪书记,你空不空?我有件事必须要找你说一下。”说这话的,是乐山市沐川县某村主任。时间是今年4月中旬。
他向乡纪委书记主动交代了一件事:“2012年,我任计生专干时,有个刘姓的村民准备生育小孩,就缴纳了1000元的保证金。至今这1000块钱还在我手中,今天交给纪委。”
4月20日,乐山市犍为县某局一位副科长,主动到县纪委信访室交代了自己因工作失职造成国家税收损失的问题。
“我在对××企业享受退税优惠政策的监管期间,在对该企业的残疾职工在岗情况、在职残疾职工人数等方面进行检查以及对该公司报送的退税资料进行审核时,不认真履行职责,走过场,导致未达到退税条件的该公司通过了审核,给国家税收造成了损失。”
峨眉山市政府一名副市长,主动说明在任某乡镇党委书记期间,违规为单位职工购买8万元运动服问题。某县县委书记,主动向市纪委书记写信,说明自己在公务接待中,“用矿泉水瓶装高档白酒”接待的问题。
……
从3月开始,截至6月7日,整个乐山市,主动向纪委说明问题的一共有2000余人,涉及资金600万元左右。
今年1-5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14件,占立案总数的54.73 %,较去年同期增长120%。
这一切,缘于乐山正在推行的“护根行动”。
今年以来,乐山市委站在为党“护根”、为党“护旗”的政治高度,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与管住“最大多数”同频共振,拔“烂根”、治“病根”、理“乱根”、育“新根”。有专家评价其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乐山实践”。
乐山为什么要进行“护根行动”?或者说,喊响“护根”的,为什么会是乐山?这里面有些什么故事?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前往乐山,现场进行调查,力图解读其中的机缘巧合。
一份红头文件
去年11月8日,刘光辉和唐明两人,到乐山市井研县三江镇三江村调研。
唐明是乐山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而刘光辉,则是乐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刘光辉是2016年8月26日上任乐山的。之后的几个月,他到基层走访、座谈、个别聊天,一个“护根”的雏形,这次在三江村形成。
“共产党的根,在基层;树要长得好,根很重要。再不护根,就来不及了。”“根烂了,就要拔掉;根病了,就得治。”“乐山8844个基层党组织、18万多党员,要想办法管起来,系统的管起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纪委或其他某个部门能综合治理,要从全党的角度,综合、系统治理。”
那天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刘光辉都在思考怎么“护根”、怎么系统“护根”。
他专题向市委书记彭琳进行了汇报。彭琳是2016年2月上任乐山的,只比刘光辉早到乐山半年。
刘光辉的汇报,得到了彭琳的大力支持。市委常委会,先后3次对“护根”行动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彭琳还亲自审改具体内容。
今年3月28日,乐山市委出台文件《关于开展“护根”行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实施意见》,明确四大板块,21项具体内容,并落实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
3月29日,乐山市委召开2000余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全市“护根”行动动员部署会,彭琳发表讲话,动员部署“护根”行动。
乐山市纪委牵头组成24个宣讲组,分赴各县(市、区)、市级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点对点宣讲并督促落实‘护根’行动;编印《实施意见》读本,拍摄制作《哀鉴——乐山市基层腐败案件警示录》专题片,解剖反面典型案例,分层分类组织全市党员干部观看,引导广大干部对照反思、汲取教训、改进作风;利用“嘉廉话”综合传播平台和一村(居)民小组一微信群,及时向群众推送“护根”行动“大数据”,激发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护根”行动的主动性。
乐山市纪委健全问题线索收集网络,几乎让“微腐败”无法藏身。其一,由下而上,通过集中公布举报电话、邮箱、网址,乡镇赶场日摆摊设点等方式收集线索;其二,由上而下,通过巡视巡察、专项检查、重点抽查、深入办案等方式发现线索;第三,横向联动,通过执纪执法部门相互移送,党委、人大、政协、政府职能部门向纪委移送等方式获取线索。
一场目的明确、措施具体的“护根”行动,在乐山全面打响。
某县委书记的情况报告
一个权威解读
对此次全市范围内开展的“护根”行动,乐山市纪委副书记黄国兵,进行了权威解读:“党的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基层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这棵参天大树的‘根’,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
拔“烂根”
黄国兵说:“这是着力解决‘微腐败’问题”。具体做法是,开展基层侵害群众利益案件查处专项行动,对群众身边腐败开刀“动手术”。严查问题村(社区)、信访集中村(社区)、贫困村(社区)中的“村霸”“蝇贪”;严查党和国家机关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失职渎职、“雁过拔毛”式腐败;严查违反政治纪律、侵占扶贫资金、套取专项资金和违规处置集体“三资”等行为。
治“病根”
黄国兵说:“这是着力解决基层作风问题。”
一是治“软弱症”增强战斗力。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整治,全市整治基层党组织237个、撤换党组织书记15人、规范8000多个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内容。
二是治“萎靡症”增强服务力。开展基层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全面梳理“病症多发区”,促使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形成优化作风、提高效能的强大合力。
三是治“顽固症”增强免疫力。开展公款吃喝问题专项整治,针对基层公款吃喝中的“隐形变种”问题,提出严禁用公款提供高档酒水香烟、严禁变相安排公务接待、严禁村一级报销接待费、严禁各级干部中午饮酒等“七个严禁”纪律要求。
四是治“无为症”增强监督力。针对脱贫攻坚开展“挂图监督”,去年抽调114名纪检干部组成38个监督检查组,对脱贫攻坚项目推进、资金管理、实施程序、部门履责情况开展监督,对发现的900余个问题,“点球”反馈区县,逐一整改销号。
理“乱根”
理“乱根”,针对的是制度机制问题。
启动农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家底清查登记工作,按照四个见底(村组“三资”总额见底,债权债务见底,经营性、非经营性、资源性资产见底,各项承包合同见底),清“家底”、交“明账”。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村级收入和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村级重大事项管理流程,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作用,每季度开展1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事项和各项财务收支监督检查,促使阳光化运行。
审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明确由审计部门牵头,依托乡镇、片区纪工委等力量,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点对任期届满、离职或免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主任任职期间的重大事项决策、村级事务审核审批、专项资金管理开支等情况进行审计。
权力规范到“制度笼子”。推行明、询、查、考、述、评、纠“七步工作法”,将“两个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制定村级事务、便民事项权力清单,落实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并在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动态管理。
育“新根”
黄国兵将此称之为“着力解决动力路径问题。”
培育干事创业“新动力”。开展“双百”典型培育行动,计划储备100人左右的先进典型党员个人和100个左右的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典型案例。
拓展基层干部“新来源”。激励干部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选调1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民族地区乡镇任职,选拔62名优秀第一书记担任乡镇领导职务。加大在80后、90后青年农民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力度。
打通群众诉求“新渠道”。主动顺应“网上+网下”群众路线工作新形势,一方面在市县党委办公室成立网络舆情办理机构,在乐山新闻网站开通书记、市长信箱,第一时间对网民诉求和来信进行100%回应办理。另一方面,针对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定期集中开展网络对话,强化正面发声。
倡导廉洁勤奋“新风尚”。制作发放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村干部警示案例选编、乐山市优秀家规家训集等教育读本3万余册,厚植廉洁土壤。
一份敦促令
4月7日,乐山市纪委发布《关于对限期主动交代违纪问题人员予以从宽处理的通告》。这份《通告》,被人简称为“敦促令”。“敦促令”要求:所有违纪人员,要在2017年6月30日前,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交代本人违纪问题,主动退缴违纪所得。纪检监察机关视情节轻重,根据相关法纪规定,分别给予从轻、减轻或免予纪律处分。
在规定期限内,拒不主动交代违纪问题,经群众举报或纪检监察机关核查属实的,一律依纪依规从严处理并公开曝光。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纪检监察机关对主动交代本人违纪问题和检举揭发他人违纪问题的人员情况将严格予以保密。”
3万余张“敦促令”,张贴在单位、街道、社区、乡村。各级纪委干部,到田间地头、工厂社区,宣讲“敦促令”。
很快,乐山全市有200多名各级党员干部,主动到纪委说清问题。
“肯定还有不少人在观望、在犹豫、在徘徊。”于是,5月初,市纪委监察局给乐山的干部们,捎去了一封信。
这封信有人情味、更有火药味。
“不要讳疾忌医,更不要心存侥幸。有些人得了病却不敢去看医生,但不看医生病就能自然好吗?只会越拖越重的!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心存侥幸,以为能躲过去、撑过去,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躲得过初一躲得过十五吗?”
“组织上对主动说清问题的干部是不会存偏见的。我们恰恰认为,那些积极主动向组织说清楚问题的干部是敬畏法纪的、对党基本忠诚的,对自己和家庭也是负责任的。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组织上自然会按规定择轻处置,只要问题不十分严重,对这些干部还是要使用的。”
“拒不说清问题的,一律从严处理。当前,越早说清问题将越能获得主动。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那些拒不说清问题、对抗组织审查、不收敛不收手的人,一旦被检查发现或者被举报查实,一律从严处理,经济问题够起点线即予移送。”
“敦促令”和这封信,震撼了整个乐山。
高笋乡某村支部书记老朱,认真看了公开栏张贴的“敦促令”,“觉得这是给了我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于是他找到乡纪委领导:“在2016年造林补贴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作为支部书记,把自己没有进入项目范围的8亩进行项目验收,享受了补助,把兄弟不符合要求的5亩也进行了验收,通过已故父亲的账户享受了补助,一共是2600元。”
……
一组数字
5月9日,乐山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唐明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护根”行动效果非常明显,“大家的举报更加积极,加上主动交代与重点整治,护根行动正有序推进!”
唐明透露了一组数据:5月5日统计,仅扶贫攻坚,问题线索就有139件,立案56件,结案21件,处理29人。“去年一年,整个乐山才135件;今年一个季度,就等于去年一年,你说效果好不好。”
唐明的话,有依据。
市中区是乐山市的核心城区,采取广泛张贴《通告》、广发“敦促令”,截至5月23日,共有211人主动到纪检监察机关交代问题,其中县级干部22人,科级干部60人,一般干部60人,村组干部农村党员69人,上缴违纪款53.301万元。“护根”行动开展以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105件128人,开展谈话函询29件39人,立案60件67人,结案42件48人,给予党政纪处分48人。
在治“病根”方面,整改提升软弱涣散党支部30个(其中村25个,社区5个),约谈53人,调整交流干部40人,免职处理5人;对干部庸懒浮拖、执行力不强和群众满意度不高等,谈话890余人次;全区查处涉及民生领域立案2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6人。
在市级层面,某市级部门3名干部,主动说明并上交接受房地产公司5万元红包礼金;市级某部门工作人员主动说明个人违规给下属单位做财务账并领取2.4万元报酬问题,并主动上缴了该笔款项;某部门主动说明2013年组织单位9名干部职工参加公款旅游问题,并退出旅游费用6.93万元。
截至2017年5月底,主动向纪委说明问题的一共2000余人。
乐山的“护根”行动,风暴还在继续。(记者 曹笑)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