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痴心20载,引“南方嘉木”上太行 追忆突破茶叶种植“三八线”、在河北种出优质茶的退休干部张占义
▲小图:2017年9月张占义在茶园里研究茶叶,背后是海拔近2000米的太行山五岳寨主峰。茶园紧邻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和漫山花溪谷风景区,有山有水,环境优美。大图:离张占义茶园八九公里的美丽磁河边,东寺岭村盘龙湾茶叶种植合作社茶园沿着河谷分布,已发展到120亩。记者谢锐佳摄
在56岁快退休的时候,张占义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有人生二次创业。他和同事七下江南,到江西、杭州等地引种茶苗,请教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自学茶叶专业教材,几经挫折,凭着一股“倔劲”,终使中国“南茶北移”再获重大突破,跨过北纬38度种植线,打破了“产茶不过黄河”魔咒,在太行山五岳寨种出了上等绿茶。他摸索出的北方产茶技术,开始在燕赵大地“开枝散叶”
季春时节,河北灵寿县太行山深处,一垄垄碧绿的茶树沿着河谷分布,今年第一波春茶开始采摘了。展翼茶叶专业合作社管理负责人刘振清轻抚着茶树的嫩梢新叶,喃喃地说:“要是老张还在,也该在茶园忙活了!”
“老张”叫张占义,太行山上能产茶,靠的就是“老张”。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开篇就写道。种茶产茶,自古就是南方的事。
尽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引种后,中国茶叶种植有所北移,但始终无法有效突破“崂山——泰安”这条“三八线”。
不过今天,在“老张”的“鼓捣”下,这条线已北推200多公里,近千亩、一垄垄绿油油的茶树奇迹般地出现在太行山上,产出的还是氨基酸含量比一般南方茶高出很多的优质绿茶!
张占义,原本对种茶一无所知。这位半路出家的“门外汉”,为何能将“南方嘉木”引上太行,让茶树植根燕赵大地?
故事,还得从20年前讲起。
喝杯茶“喝”出一个科研项目
本无“茶缘”的张占义,临近退休,也没听说河北能种茶。
偏偏,茶找上了门。
1997年,时任河北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兼党总支书记的张占义,和同事到赵县柏林禅寺推销草坪草。
因为帮助解决了寺内树木病害难题,方丈净慧法师邀张占义一行品禅茶以示谢意。
“好茶!”客人异口同声。净慧法师介绍说,他们品饮的是佛教名茶“赵州茶”。
法师介绍,“赵州茶”产自江西永修县云居山,因与林木混杂相生,也叫攒林茶。相传云居山真如寺的“赵州茶”,是留下著名偈语“吃茶去”的唐代名僧从谂禅师从赵州移植过去的(从谂曾常住赵州柏林禅寺,又叫“赵州和尚”),佛教界一直有把“赵州茶”引回燕赵种植的愿望。
为“请”回“赵州茶”,1993年4月,时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专程赴江西云居山背回90株攒林茶茶苗,栽于柏林禅寺,可惜没能成活。
“你们是搞农业科研的,请帮忙把‘赵州茶’从江西引回燕赵!”面对省农科院专家,净慧法师“下了任务”。
彼时,56岁的张占义刚调到省农科院工作。此前,他教过书,当过公社书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还在太行山区灵寿县做过8年主管农业的副县长。
“茶倒喝过,但哪里知道怎么种茶!”从门外汉成为太行“种茶专家”,转眼20年过去了。去年秋天,在河北灵寿展翼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内,76岁、满头白发的张占义,声音洪亮地叙说往事。
那次临走之前,老方丈还送了二两禅茶。张占义以为法师只是说句玩笑话,也没当回事。
没想到,回到石家庄,净慧法师的电话也追了过来。张占义只好含糊应付着,心想着再拖两个月也就过去了。
不承想,法师电话一个接着一个,认准老张了:“我是瞎子牵驴不松手!我看你有股‘拧’劲,你能行!”法师既鼓励又“激将”:“你这小小年纪怎能这么没志气?”
“其实,我早不是‘小小年纪’了,那年都56岁了!”张占义言谈中,仍对净慧法师的执着心生“敬畏”。
躲是躲不过了!张占义转念一想,方丈认准自己,其实是认准自己背后的力量——省一级最高农业科研机构这块“招牌”。自己虽然对种茶两眼一抹黑,但周围有的是农业专家。
更重要的是,如果试验成功,这项技术也能造福于民啊。
在净慧法师的执着“追逼”下,张占义的“倔劲”也被激发出来了:干吧!
“院长说,‘你糊涂啊,你本身不是学农的,这事你干得了吗?’”张占义找院领导,领导起初并不支持。
不过,看着张占义已下定决心,听了他列出的可行性“论证”,院长转而表示“可以一试”。
趁热打铁,张占义向院里提交了“‘赵州禅茶’的恢复和应用研究”项目书,获得每年8000元的“最小”项目经费。
4人的课题组是凑齐了,但也有不少人等着看笑话:张占义你一个政工出身的,要搞“南茶北移”?等着天上掉馅饼吧!
张占义“倔劲”又上来了,暗暗下决心要争口气,“吃”到天上掉的“馅饼”。
奔赴江南求“真经”
张占义的生命开始进入“茶时间”。
他找来《中国茶经》《赵州志》《灵寿县志》等各种资料开始补课,走访调研。“我来农科院之前一直在灵寿工作。听说西门村1977年曾试种过1亩茶树,我就翻山越岭去了解当年失败的经历。又走访了赵县高级农艺师何英敏,了解他在1995年从黄山引茶50株种不活的情况。”老张又听说太行深处车轱辘坨村长了棵一两人抱不过来的“大茶树”,就兴冲冲赶过去,结果一查《中国植物图谱》,发现这树叫流苏,连茶科都不是。
当年9月份,张占义拿着净慧法师的介绍信,远赴江西云居山,花了1000多块钱“领”回来2万株攒林茶茶苗,分别种在灵寿县五岳寨、农科院院里等6个点,连花盆也用上了。
然而经过一冬,2万株茶苗几乎全被冻死。
“决心是决心,真正干起来,还是要按科学规律办!”谈到初次挫折,张占义一脸严肃,“搞‘南茶北移’,只学点皮毛,没有严密的理论支持是很难成事的。”
茶是“南方嘉木”,不仅好品种在南方,最好的种茶技术也在南方,要取“真经”,还得南下。
1998年阳春三月,张占义一行背着《灵寿县土壤志》南下,来到位于杭州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取经。
“我问:‘能干吗’?老吴逗我:‘有点难!’”张占义追述往事。时任茶叶研究所土肥室主任吴洵研究员听说他要在河北搞“南茶北移”,当头先泼了冷水:“‘南茶北移’那是多少专家学者梦寐以求的事,到目前也只能北移到崂山、泰安一带。你又不是学农的,能搞成吗?”
业界一个普遍的看法是,茶叶生产“过不了黄河”“突不破三八线”——北纬38度线以北无法有效生产。
“倔劲”又一次扭转了“形势”。言谈中看着张占义“意志坚决”,非干不可,吴研究员也就“转”了话锋,开始支招。
“什么事,你若铁心要干,人家原来不支持,也可能转而支持。人家观望、不支持,多半是你的原因——你自己犹豫,不坚定!”不愧是老宣传部长,老张边讲边给记者总结“规律”。
满肚子“茶经”的吴研究员告诉张占义,其实北方种茶在现代条件下,“说难也不难”——最基本满足两条:一,要有酸性土壤;二,冬天越冬不能冻死,气温不能低于8℃。“你们河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日光温室不是搞得挺好吗,这个技术嫁接过来能保证茶树不被冻死。”
“专家就是专家!听到这里我开始觉得有戏了。”张占义描述当年“取经”获得突破,脸上浮现出兴奋,“我在灵寿当过管农业的副县长,知道太行山区有不少酸性土壤,加上我们所里的大棚技术,基本条件满足了!”
吴研究员送给张占义几本小册子,还推荐了一批茶叶专著,并表示愿意受他“遥控”——碰到问题随时来电话。
《制茶学》《茶叶加工学》《茶树栽培学》……张占义又去了浙江农大,几乎买下所有与茶相关的书籍。
种植条件基本具备,又有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这座大“靠山”支持,返回河北,张占义一行已是信心百倍。
艰难突破“三八线”
1998年3月30日,一批两万多株“龙井43号”茶苗,从温润的杭州落脚到北纬38°45′的巍巍太行山深处。
然而老天似乎有意作对,第二天竟然下起了大雪,半尺多厚的雪把茶苗都埋起来了。
“这还不把小茶苗给冻死!”望着白茫茫一片,张占义大惊,赶紧抓起电话向吴洵“求救”。吴研究员告诉心急如焚的张占义,自己在山东也碰到过这种情况,先别慌,过几天雪化了,太阳出来绿叶不打蔫就没事。
两天后,雪化了,茶苗在阳光下重展翠绿,没有打蔫。
一场危机总算过去了!
但紧接着又冒出了新问题:草绿了、花开了,眼看“五一”都到了,可茶树就是不见动静。
饭吃不香、觉睡不稳,张占义又慌了:“不会是死了吧?”
但电话另一端的吴洵一句话让他释然:“现在温度还不够高,茶树要等到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芽才开始萌动。”
果然,随着山上气温升高,小茶苗开始长新叶了。夏天,张占义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光。
可到了10月26日,又“出事”了——管护茶苗的员工打电话给张占义,说大山里霜降早,有些茶苗打了蔫。
原来,因信奉“高山云雾出名茶”说法,这批茶苗种在海拔1200米高处,无霜期短。看来不能照搬南方经验!张占义赶紧重新选址,把茶苗移到海拔700多米的漫山林场。
从此,这个不断扩容的山谷茶园成了张占义搞“南茶北移”的“根据地”。
茶园临近风景秀丽的太行山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和漫山花溪谷景区,与五台山隔山相望,抬头可见近在咫尺、海拔高达1900多米的五岳寨主峰,一条溪流从旁淙淙流过。当石家庄陷入雾霾重围的时候,这里空气质量往往是“优”。
农科院蔬菜大棚技术派上了用场——11月寒冬来临前,张占义搭起1.2米高拱棚呵护这些来自南方的娇嫩小苗。
冻害控制住,可问题还没完。不久,茶苗又突然死了好多。张占义电话打向杭州,吴洵一听描述,乐了,说“这是热死的”。
原来,工人为了保温,将拱棚捂得严严实实,中午温度突然蹿高,茶树就活活闷死了。
吴洵叮嘱他们在棚顶上开些小窗,不时通风,监测温度。
“冷了不行热了也不行!”就像侍弄月子里的婴儿,张占义住在茶园旁的简陋小屋里,心随着茶苗的长势时喜时忧,也终于摸清了这“南方娇娃”的脾性。
几经折腾,茶苗生长慢慢走上了正轨。
“不小心”种出高档茶
看着这些南方精灵展芽吐绿、生机勃勃,张占义从最初的“被迫”接活到慢慢对种茶着了迷,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茶园旁的临建房里度过。
种茶是个“先苦后甘”的过程。经过了4年漫长的汗水浇灌和忧心等待后,张占义的茶园出茶了,定名为“太行龙井”。
2001年7月14日,这一天老张终生难忘——那是在举国欢庆北京申奥成功的第二天,“南茶北移”科研项目也迎来了“历史性”大喜事,顺利通过权威专家组的技术鉴定。
“该试验的初步成功,使我国茶树栽培北限又向北推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北方山区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新思路。”张占义一字一顿背出鉴定内容。
这一年,张占义已到了退休年龄。
至此,没人再嘲笑张占义搞“南茶北移”是“等天上掉馅饼”了,但接踵而来的是质疑“太行龙井”的品质:谁不知道龙井出在杭州,碧螺春出在苏州,那里的自然环境是“人间天堂”,张占义还想在太行山上出名茶,真想上天了!
“绿润、匀整显芽,绿明亮,栗香浓郁,浓醇、鲜爽回甘,绿亮、嫩匀成朵”,2002年,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权威检验报告,打破了“太行山上出不了好茶”的预言。
绿润、明亮,栗香浓郁、回甘……依据《中国茶叶大辞典》,这都是用于评价高档绿茶的字眼啊!
“太行龙井”的品质好到张占义自己都有些意外。
传统观念中,好茶都产自南方,这“太行山上出好茶”是咋回事呢?
“理论上,越往北绿茶品质越好,越往南红茶品质越好。”今年79岁高龄的吴洵研究员,形象地阐释“北方能产好茶”的科学道理,“北方日照长、昼夜温差大,一旦茶树靠大棚等设施解决了‘活下来’的问题后,茶叶品质就完全有可能超越南方。好比东北大米,种植历史没有南方长,但米质普遍好于南方。”
吴洵是“太行山区茶树引种鉴定及设施栽培技术”项目鉴定测试组组长,仍清楚地记得17年前上太行鉴定“南茶北移”的情形,对老张的“倔劲”印象深刻。
“好茶讲究‘两高一低’,高氨基酸、茶多酚,低咖啡碱,咱太行龙井氨基酸含量远高于西湖龙井,耐泡。”在茶园塑钢搭就的简易办公室里,老张边讲“茶经”边现场泡茶,果然香气四溢。
“我去送检,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工作人员很纳闷——茶叶里咋检不出敌敌畏、滴滴涕、乐果等任何一种农药残留呢?!”老张倔强的脸上写满自信、自豪,指着检验报告上写着的“未检出”对记者说,“我摸出了一套绝对环保的独家杀虫技术,茶叶是‘真绿色’。”
“太行龙井”一进入市场就占据了中高端,每斤卖4000元左右,好的年份能卖到6000元,主要靠口口相传。
那一年,从省级到中央媒体纷纷上门采访,报道“南茶北移”再获突破、跨过“三八线”、改写了河北种茶史的消息,上了电视的张占义一时成了“名人”。
背债也要搞推广
但成功的喜悦毕竟是短暂的。
在灵寿当副县长多年,张占义始终觉得自己还没给当地百姓留下一件能造福长远的实事,随着“南茶北移”科研项目不断取得进展,他意识到这是了却心愿的大好机会。
老张流转承租的茶园,农民原本只能种点土豆玉米,一亩地一年纯收入撑死三五百块钱。而按山东经验,一亩茶园的经济效益是大棚菜的两倍、露天作物的十倍以上。同时,茶树的管理、采摘、加工,还可以吸纳许多富余劳动力。
灵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低效益的土豆玉米地改种茶叶,无疑有利于加快脱贫。
但由于观念等问题,还是有很多人对北方种茶不理解、不支持,认为是瞎折腾。
有一段时间,“南茶北移”课题组几欲解散,科研经费几欲断顿,四处“求”来的一点科研经费还被人中途克扣,张占义不得不以个人的名义借来5万块钱,搭棚越冬。
背债也要干!困境面前,张占义的“倔劲”再次发挥了作用。他认定,在太行山区、在河北适宜的地方发展茶产业,是一件造福当地百姓、强县富民的事。
尤其是看到“福建安溪从一个全国贫困县,靠着小小茶树不仅脱了贫还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的报道,张占义的信心更足了,紧迫感也更强了。
这位老宣传部长再次挥动“笔杆子”,“引经据典”“摆事实说道理”,年复一年,向各级领导写“陈情书”,从土壤、气候、成本到销售,陈说太行种茶的广阔前景和对脱贫攻坚的种种好处。“多少起点效果。”老张用“倔劲”挣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为了延续研究,张占义注册了一家名为“河北太行茶叶研究中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继续他的试验。
张占义经常要自己垫付茶园员工的工资,最困难的时候,他背着近10万元的外债。
百姓自发跟进,“南茶”扎根太行
“河北山区有适宜种茶的酸性土壤1000多万亩,仅太行山区就有700多万亩,其中有灌溉条件的占57.7%。如果利用其中1%用来种茶,即可发展10万亩。”“对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和山区生态建设有着双重深远的意义。”早在2001年,专家们在“南茶北移”鉴定证书中就建议河北发展设施茶业。 近年来,从灵寿县、石家庄市到河北省,也曾有大力发展河北茶产业的想法,从县委书记、厅长、副市长、副省长到省长,都有过层层批示,做过“发展1万亩、2万亩高标准茶业生产示范基地”等具体论证规划。
让张占义感到惋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多数“规划”最终只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真正落实的并不多。
倒是农民们最讲究实际,看着老张种茶远比种土豆玉米合算,便自发开始效仿。
为让“南茶北移”技术尽早造福山区人民,这名衣着朴素如农民的老共产党员自觉充当技术指导,几乎有求必应,带着一股“牛劲”,奔走在太行田间地头。
张占义成立了茶叶合作社,茶园从三分地扩大到近百亩——“南茶北移”技术,也慢慢地跨出了他的“根据地”,沿着山沟倔强地蔓延,撒向太行山南北:南边邢台临城,北边保定阜平,甚至远在山西运城,都有他的种茶徒弟。
山西运城垣曲县的张丽丽2009年就开始琢磨种茶,先向山东日照学习,走了不少弯路。后来从百度上查到搞“南茶北移”的张占义,通过灵寿县政府才联系上。
“我来灵寿学习,老张亲自到车站接我。”张丽丽很敬佩老张的热情和对种茶的痴迷,“平时碰到问题就打电话找老张,还帮我介绍专家,对我帮助很大。”
老张家在县城,还时不时往深山里的茶园跑,甚至翻山越岭到外地指导其他农户种茶。“张老师经常到我茶园来指导,去年七八月来了还夸我种得好呢。”灵寿往北,阜平石湖村的康会丽,是老张三名女徒弟之一,对老张的执着赞不绝口。
康会丽种的茶颇受欢迎,甚至已卖到国外。“我流转的土地,农民光地租每亩每年就有1200元纯收入,村里五六十岁的老人到我茶园打工,3个月采茶季能有6000元到1万元收入。”康会丽很为自己茶园助农增收自豪。
目前,灵寿、阜平、临城等太行山区,已有茶园千亩。
太行香茗盼人识,乡村振兴添动力
“老汉20年来没白忙,换来太行一点春。”老张随口为自己“总结”。当过宣传部长、副县长、所长,这名正处级“农民”最喜欢的是“太行山上种茶人”这个“头衔”。
年近六旬才“学艺”,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南茶北移”任务,从门外汉到远近闻名的茶叶种植专家,老张既成功于一股执着的“拧劲”,也成功于对科学规律的遵循。
职场上有个“一万小时定律”,即要成为某领域专家,需要1万小时的持续努力。张占义醉心搞“南茶北移”20载,下的工夫早就远超1万小时。更关键的是,决心搞“南茶北移”后,张占义就领着课题组以科学的态度“甘当小学生”,四处取经学习,仅杭州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就跑了六七次。第一次从茶叶研究所回来后,他要求组员当年必须“读50万字的茶叶专著,下乡驻点50天以上,记录500字以上试验数据,写5000字的科研试验文章……”
为了这片“树叶”,老张活到老学到老,还笔耕不辍,整理了数万字的茶产业材料。
年近八旬,早就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老张依然记挂着茶产业的发展,看到报纸上相关报道,他都要剪下来、存下来,还用红笔画满了红道道。一本《茶叶品质和钾素营养》,赫然注着“随身带!”几个红字。
在老张那间来过无数记者、参观者的茶园简易办公室里,墙上显眼地挂着“河北省2万亩高标准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规划示意图”,绿色色块清楚地标示着2万亩的种植区域。 在老张看来,虽说太行山茶叶种植面积已扩大到千亩,但离“2万亩”的“小目标”还相距甚远。
“种茶效益远比种土豆玉米好,老百姓欢迎,为什么不加大支持力度呢?”这是老张的心结。
虽然“南茶北移”技术成功已将近20年,但由于缺乏系统整合和有组织推广,仍有不少问题:越冬技术待完善、单产产量低、采摘期短且迟、炒茶技术薄弱……这都让老张着急。
应该培育出更好的本地茶苗;茶农应该抱团发展,形成强势品牌;应该和旅游结合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希望有热爱农业、科班出身的年轻人来接班……老张觉得还有很多事要做。
“你知道你多大年纪吗?70多了!”老伴也心疼。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占义也坦言跑不动了。
记者发现,看着很硬朗的老张,其实随身带着好几种药。
老张想和时间赛跑。
每年2月,天气开始回暖,棚里温度不好控制,是老张最操心的日子。今年春节,老张给工人放假,自己上山看护茶园。初六中午老张自己煮饺子,28个吃了27个,剩一个没吃完,就离世了。
“到生命最后一刻,张老师操心的还是茶叶!”听到老张去世的消息,徒弟们都感到太突然,无比惋惜,“前不久,张老师还想把我们这些茶农聚起来,商量合力把品牌做大呢!”
去年秋天记者也和老张约定,今春新茶上市,我们再来看看。没想到,这成了一个永远也不可能兑现的约定。
尾声
离老张茶园不到10公里的磁河边,东寺岭村盘龙湾茶叶种植合作社已发展到120亩,一垄垄翠绿的茶树铺满河谷,青山环抱,宛若置身江南。“咱们茶树喝的是矿泉水,施的是有机肥,住的是风景区,味浓耐泡,有时要预定才能买到。”合作社理事长王献民对自己茶叶很有信心,说村民积极性很高,今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在太行山另一侧山西运城垣曲,老张的徒弟张丽丽正在整地,她今年又流转了150亩土地,准备把茶园扩大到300亩。
做大做强茶产业,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或是对老张执着的最好告慰。(记者谢锐佳、王洪峰、任丽颖)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