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笛在肯尼亚贫民窟采访
【演讲稿】脚下的路 心中的路
5年前,我第一次到肯尼亚蒙内铁路采访。当时铁路刚开工,东非高原的红土地上,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那是肯尼亚百年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由中国设计、中国承建、采用中国标准。
当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不到一年,我发现有些外国媒体正戴着有色眼镜歪曲中国形象。他们声称“中国人是到非洲抢当地人饭碗”。
事实真是这样吗?
见到肯尼亚姑娘肯西莉亚时,她正穿着制服,练习火车机车驾驶。她很开朗,一笑一口白牙。她告诉我,她的中国老师正在手把手地教她成为非洲第一批女火车司机。
蒙内铁路建设平均每公里创造90个就业岗位,像肯西莉亚一样的当地建设者有46000名,占所有施工人数的90%。这与那些媒体的报道完全不同。
身为记者,必须还原真相。
历时两年,我与同事扎根肯尼亚,拍出一部90分钟的纪录片《我的铁路我的梦》。我们跑遍沿线79座桥梁,33个车站,480公里铁路,甚至数出5844根电线杆,记录下中肯建设者如何携手将一个百年的梦想变成现实。
通车仪式期间,纪录片在肯尼亚国家电视台播出6遍,随后又在10多个国家和互联网播出。世界各地的网友对中国几乎一边倒的好评,给质疑声音最有力的回击。
但在这些积极评价中,我又发现了新的误解。有许多人认为“一带一路”仅仅是修路架桥。
在2018年,我们又拿起摄像机重新出发。这一趟,走遍了非洲大陆。
在纳米比亚,我遇到了一位老人,68岁的特蕾西娅。
5年前,她患上白内障,饮食起居全靠女儿照顾。
她拉着我说,我以前喜欢跳舞,但只能现在每天在这个院子里坐着,一坐就是一整天。
她从广播里得知,万里之外的中国,要派一支医疗队到当地义诊。她带着女儿、外孙,徒步换驴车,驴车换汽车,去找医疗队看眼睛。
入院检查后的第二天,她接受了手术。
揭纱布的那天早晨,我们都在陪她等待这个可能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打开纱布的瞬间,她先看了一眼自己的双手,不可置信地抱着中国医生放声大哭。
这部纪录片叫《与非洲同行》,我们将镜头对准了非洲普通民众和他们身边的中非合作项目。在中国援建摔跤场比赛的塞内加尔男孩,在亚吉铁路做乘务员的埃塞俄比亚姑娘,在中国农场学习技术的坦桑尼亚小伙。无数人的命运正在被“一带一路”改变。
在拍摄中,我又有了新的思考。带来这些改变的,为什么是“一带一路”倡议?
为寻求答案,今年1月,我们再次启程拍摄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智者》。5大洲,31个国家,行程27万公里,我们采访了世界顶尖的86位学者。
他们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有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经济文化,但在世界发展变革的大潮中,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在哈萨克斯坦,国际关系研究员古丽娜尔现场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早提出。她建立中国研究中心,促进哈萨克斯坦开拓新的出海通道。
在巴西,法学教授卡瓦略在大学课堂上教起了“一带一路”倡议。
在英国,我们采访到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他曾任英国社会学会主席,在全球化研究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5年,阿尔布劳第一次知道“一带一路”倡议。
他说,他猛然发现这是在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中国在用一个又一个项目,向世界展示一条非常实际的前进道路。
从那以后,阿尔布劳开始专心研究“一带一路”。那一年,他79岁。
他开始学习中文,遍访学者,碰撞观点。历时两年,他写出一部25万字的社会学著作——《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
在他的书中,我仿佛触碰到跳动的时代脉搏,真切感受到中国正与世界分享发展成果。
过去6年,我做总导演拍摄了3部“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6年来,中国与一百多个的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我也用影像记录下这粒来自中国的种子,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它是开放,是发展,是机遇,是繁荣,是携手同行,是命运与共。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我心中的梦,也是我脚下的路。这趟征程,我还要坚定地走下去。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长期从事音视频新闻报道。曾多次前往索马里、也门、南苏丹等战乱地区采访,在国际重大热点事件中传递出中国声音。她任总导演拍摄的中宣部“纪录中国”系列纪录片《我的铁路我的梦》《与非洲同行》《“一带一路”上的智者》在央视及多国主流媒体播出,屡获业界大奖。她执导的纪录片曾获第13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年度“中国十大纪录片”、第12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8年优秀国产纪录片、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