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坚定信心,有效应对——各方积极行动缓解贸易摩擦影响
新华社记者
美方于7月6日起对华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后,中方被迫作出必要反击。为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商务部于9日晚宣布了中方应对的政策考虑。
根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态,中方将采取包括持续评估各类企业所受影响、将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税收收入主要用于缓解企业及员工受到的影响、鼓励企业调整进口结构、营造更好投资环境等四方面举措。
“中国政府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是符合道义的反击,并不想干扰正常的企业经营。这些措施是中国政府应对经贸摩擦潜在影响的组合拳之一,意在给市场吃颗定心丸。”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主任东艳说。
贸易战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为了减少对企业的影响,美方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后也很快公布了利益相关方申请关税豁免程序,将对该产品是否从中国以外的供应来源获得,加征关税后是否会给申请人或其他美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等方面进行评估。专家认为,这恰恰说明贸易战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美国对中国商品征税将不可避免地将自己企业“拉下水”。
除了短期应对举措外,商务部还将采取鼓励企业调整进口结构等相对中长期的措施,比如增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豆、豆粕等农产品以及水产品、汽车的进口。
以大豆进口为例,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有能力应对美国大豆进口减少的缺口,可以通过增加国内大豆产量,拓宽大豆、粕类从巴西、阿根廷以及中亚“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来源地,并加强饲料配方研究,减少对豆粕需求的依赖,降低进口需求。
缓解贸易摩擦的影响,相关部门在行动,沿海地区很多企业也在调整产业布局中积极应对。
广东中山晟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低噪音降频器,公司去年对美出口超过4000万美元,占据企业近80%的销售额。今年前五个月,受各种因素影响,企业对美出口骤减,目前正在将印度和中东市场作为新的开拓方向。
“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我们更加积极去开拓新兴市场。我相信我们的技术能经受住美国市场考验,就也可以接受其他市场的考验。”公司管理处处长蔡汉珉说。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深耕庞大的国内市场、提高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才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效手段”。
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秘书长郑艳玲说,中国有着巨大的内需市场,随着高新技术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预计国内市场可以消化一部分以往出口的产品。
记者还了解到,不少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地方有关部门正在深入基层调研了解企业受冲击情况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抓紧研究出台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开拓新的海外出口市场。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可能的潜在风险,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在中国巨大消费市场和政府缓冲机制的应对下,我们应该有定力和信心,不必对贸易摩擦影响过于恐慌。”东艳说。
增强应对贸易摩擦的更持久耐力,还需要通过持续扩大开放来实现。商务部发言人还表示,将加快落实国务院6月15日发布的有关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强化企业合法权益保护,营造更好投资环境。
发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交易范围进一步放开、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一系列新举措正在积极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中外企业的投资信心。(记者于佳欣、刘红霞、周强、王立彬)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