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轮椅让旅客激动落泪 徒弟接班收获旅客认可
老劳模李素萍的最后一个春运
李素萍(右二)和“素萍服务组”的年轻成员一起,将需要帮助的旅客送至站台。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看这气色真好,身体恢复了?过了春运我就退休了,今天我送您上车……”2018年春运,对于全国劳模、北京站客运员李素萍来说很特殊,这是她入路30多年的最后一个春运。30多年来,她在短短的候车室与站台间留下了近20万公里的脚步,轮椅推坏142把,细心呵护迎来送往老弱病残旅客不计其数;以她名字命名的“素萍服务组”,成为北京站的金字招牌;由她带领出来的优秀团队,散叶开花活跃在全站每一个角落。30多年来,4000封表扬信和200面锦旗,是她对最平凡岗位的倾力诠释,也是留给接力者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一辆轮椅让旅客激动落泪
挥手告别收获微笑
2018年春运,对于55岁的李素萍来说,每天服务旅客的日子都是倒计时,她格外珍惜每天在岗的时光。“几十年的老朋友就要见不到了,我真的想多送送他们。”
2月3日是2018年铁路春运启动的第一个周末。上午9点多,因为不是进站高峰,来到服务组候车的重点旅客不太多,闲不住的李素萍就让两个徒弟到大厅里去转悠,“看到有要帮助的就领过来!”“知道了!师傅!”跟着李素萍干了七年的徒弟谢依脆生生地答应着,姑娘一路小跑着执行着师傅的最高指示,她笑笑说:“师傅说了,只要在岗上,就要没事给自己找事做。”
上午11点,李素萍刚刚把盲人小伙子汤志强送上火车返回服务组,一名女士就找到了服务组,她焦急向里张望,李素萍一眼就看到了,“怎么了?姑娘。”“大姐,我公公病了,走路特别困难,车快开了,能不能和您借个轮椅?”女士试探着问李素萍。李素萍二话没说,推起轮椅转身就走,“人在哪儿,你带路,我去接。”几乎是一路小跑着,一行人来到了车站安检口,一位老大爷手里拄着拐杖,即便在儿子的搀扶下,仍然颤颤巍巍。看到这里,李素萍将轮椅小心地推到老人身后,用身体固定住轮椅,探身搀扶老人慢慢坐好。虽然戴着帽子,老人的鬓角仍能看到挂着的汗珠。看着父亲坐上了轮椅,儿子马先生的心才落了地。
马先生说,父亲有脑梗、肾积水,最近突然加重,赶着要回哈尔滨做手术。他们早上7点多就从丰台出来了,到了北京站停车场,老父亲可以说是一步一步挪到安检口的,短短几百米的路,他们走了半个多小时,因为直不起腰,他也没法背,眼看12点就要开车了,全家心里特别着急。没想到,一过安检,车站就说有人可以推轮椅送站,看到李素萍出现,就像见到了救星。
受到“素萍服务组”帮助的旅客对李素萍表示感谢。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老人一路上没说话,当他被推进素萍服务组,李素萍安慰的话一出口,65岁的老人再也忍不住泪水,竟呜呜地哭起来。老人儿子和儿媳妇的眼里也含着泪。老人说,以前身体好并不太在意别人的帮助,直到自己有了病,才发现这种帮助格外的珍贵。李素萍为老人擦着眼泪,嘴里说着这是她应该做的,眼里也噙着泪花。“旅客感谢的泪水我都懂,这么多年,我愿意做为他们拭去泪水的那个人,送他们顺利上车,我要看着他们笑着离开。”
11点11分,李素萍推着老人带着另外两个需要轮椅送站的旅客出发,向着站台走去。一路上,检票口、站台前为李素萍开门的客运员都亲切地叫着她“师傅”,马老先生乘坐的T297次列车停靠在4站台,4号卧铺车厢距离他们下电梯的位置有10节车厢,李素萍推着老人稳稳前行。临别前,老人躺在床上不停地向她挥着手,脸上挂着笑。30多年,李素萍收获了太多这样的微笑。
接力传承
素萍服务组组员个个有担当
下午1点,李素萍刚吃完饭,一对老夫妇携手走进了服务组,远远地,他们的脸上挂着笑。李素萍说这一定不是第一次来了。果不其然,老夫妇一进门就握住了徒弟谢依的手激动地寒暄起来。他们不仅能叫出谢依的名字,还记得田泽华、陶志婷、兰雪纯的名字,因为每一个人都为他们接送过站。
老人的儿子赵丰升说,母亲已经75岁了,去年11月在北京做了癌症手术,当时回内蒙古,疼得直不起腰,谢依忙前忙后,用轮椅推着把母亲送上车,还和列车长交代对他们多加关照,老人特别感动,就记住了姑娘的名字。现在每隔21天他们就要来北京做一次化疗,到北京站都是素萍服务组的人接送,每次的人虽然不同,可都是那么热情,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素萍大姐,您的徒弟个个都不错。”赵丰升向李素萍竖起了大拇指。
“旅客夸我徒弟,比夸我还让我开心!”看着徒弟们接班,受到旅客的认可,李素萍欣慰地笑了。徒弟谢依说,在素萍服务组干了7年,和师傅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妈妈,师傅爱他们就像自己的儿女,一言一行都是榜样。谢依说,师傅即将退休,“素萍服务组”的新使命、新担当将落在他们的肩上。李素萍在与不在,他们都会记着师傅的叮嘱:“师傅怎么爱你们,你们就要怎么爱旅客。”
客运服务30多年
小岗位见证祖国大发展
李素萍说,她所在的北京站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小小缩影。30多年来,她很幸运在客运员平凡的岗位上,透过铁路窗口见证了祖国、北京日新月异的大发展。在为旅客的服务中,收获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作为一名铁路窗口行业为重点旅客服务的客运员,每天帮助的人不计其数。有人给她算过一笔账,从1985年来到北京站,从事客运服务,33年间,她推着轮椅在北京站来来回回走过20多万公里。支撑她一直走下去的是这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在我眼里没有麻烦的旅客,只有需要你帮助的旅客。”正是靠着这种包容平和的心态,30多年来,李素萍从来没有抱怨过旅客的态度。
李素萍说,她的岗位只是一个小小的客运员,可她自豪地见证着祖国的大发展。北京站是北京的老站,上世纪除了不走西藏和台湾的车,所有的火车基本都在这里经过,它就是中国的缩影。
以前,站台上停的全是烧煤的绿皮车,乘务员顶着一帽子的灰,现在北京高速行驶的动车早已经超过了六成,乘务员穿得像空姐;以前,火车站看大家的衣服只有蓝色、灰色,打补丁、扛铺盖卷的到处都是,现在火车站穿着时髦的姑娘、小伙随处可见;以前,北京站站台没电梯,推轮椅一个来回要1个小时,2008年以后,全部安装了直梯;以前,每个候车室没设爱心区,全车站就两把轮椅,现在不仅有爱心区,还设立专门的服务室,轮椅一个服务室就有9把;买票更是不用排大队了,动动手指,网上就能买到;今年春运,进站还用上了人脸识别,老车站也可以通过手机“摇一摇”受理旅客的预约进站……这些变化在以前想也不敢想,可它实实在在地就发生在你我身边。
春运结束后,李素萍就将光荣退休,看着徒弟们的成长和旅客对他们的认可,她说:“放心了。今天,手中接力棒的交出是结束,更是崭新的开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背景资料
李素萍,北京铁路局北京站客运车间客运员,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1年由她名字命名的北京站“素萍服务组”诞生,专为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旅客提供免费进出站上下车帮扶服务。7年来,80后、90后的姑娘、小伙们在师傅李素萍的带领下,辛苦付出,不仅赢得了旅客的称赞,也获得了众多荣誉。几年来,从巾帼建功“三八”红旗班组到全国“工人先锋号”,再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他们真诚的微笑、贴心的服务,已经成为了迎来送往各地旅客的北京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版文/本报记者 王薇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