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7月4日电 题:古丝路的发展新潜力——从“兰洽会”看西部开发开放提速
新华社记者屠国玺、王铭禹、李杰
来自巴西的商贸展台前,桑巴女郎跳起热情奔放的舞蹈;旁边非洲加纳的展位里,鼓手们敲击出铿锵节奏……这是记者4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的“兰洽会”主展馆里看到的场景。
当天,第25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拉开帷幕,共有来自42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的嘉宾及企业代表出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兰洽会已成功举办24届,成为我国西部的品牌经贸盛会,同时也是观察西部开发开放的窗口。
从本届兰洽会来看,在我国西部地区,文旅产业逐渐兴起、投资潜力不断释放、对外开放正在提速,西部开发开放正在迎来新机遇。
7月4日,参会嘉宾在“兰洽会”上参观。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资本追逐“诗和远方” 丝路文旅产业渐兴起
甘肃因丝路而闻名于世。位于中国西北内陆的甘肃,历史上就和古丝绸之路紧紧连在一起,是许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在本届兰洽会上,张掖、敦煌、酒泉、嘉峪关、兰州等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推出的多个文旅项目,成为客商投资热点。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说,文旅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投资发展“加速度”最快的产业。过去5年时间里,甘肃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这得益于 “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和深化,西部交通设施的逐步改善,丝路文旅产业在西部地区逐渐兴起。
眼下,甘肃省丝绸之路旅游进入最旺季。与前些年游客单纯观景不同,现在《丝路花雨》《又见敦煌》《敦煌盛典》等取材于丝路文化的演出也是异常火爆,将国内外的游客“引进来”“留下来”。
一些投资者从文旅结合中看到了商机。
“我们想让古老的丝路文化动起来、活起来”。西安一家文旅集团计划在嘉峪关投资一个文旅和科技相结合的项目。该公司总经理代紫萱说,他们将利用全息光影数字化技术,将丝绸之路历史上一些经典的故事和场景再现。
7月4日,一位日本客商(左二)在“兰洽会”上向参会嘉宾推介商品。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大企业开抢西部市场 投资潜力不断释放
“客官您好,按照屏幕操作,扫描二维码……”在兰洽会四川展位,名叫“小贩”的智能零售机器人灵活移动,发出清脆的语音问候。用手机在其屏幕扫码,就可以购买他“肚子”里的饮品。
这款机器人的生产商、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胡松说:“我们首次参展,就是想抢先占领西北市场。”
本届兰洽会期间,类似这样参展的科技型企业为数不少。绿色、科技、创新,成为兰洽会的亮点。
在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各类项目签约总金额达436亿元。其中包括了大数据和信息化、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和生物医药等绿色生态产业。
中国铁塔甘肃省分公司工作人员董海滨介绍,目前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均已在全省多地布局5G试点。其中甘肃移动正在兰州新区布设网络,兰州新区有望成为主城区全域覆盖网络的“5G新城”。
一些投资商认为,近年来甘肃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逐渐显现,让他们投资减去不少后顾之忧。
华润万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辉表示,他们关注到甘肃省实行项目审批“承诺制”、实施“企业减负”行动和多项产业扶持奖励政策。经过调研后,他们认为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日益优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正在凸显,市场投资潜力不断释放。徐辉说,未来三年该企业将在甘肃增加6亿多元投资,把甘肃优质农副产品销售到更多城市。
7月4日,一位印度客商在“兰洽会”上向参会嘉宾推介商品。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打通“陆海新通道” 西部内陆开放提速
兰洽会的主展馆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产琳琅满目:东欧的红酒、马来西亚的咖啡、印度的毛毯、非洲的手鼓……其中,许多产品都是通过“陆海新通道”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西北内陆。
“陆海新通道”是指甘肃、重庆、四川、广西等西部省份通过铁海、铁铁、公铁联运等不同方式,把“一带”与“一路”连接起来,形成西北内陆和东南亚地区交通物流的便捷通道。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就是“陆海新通道”的受益方。该陆港负责人在兰洽会期间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经由陆海新通道,他们共发运13列国际货运班列,西北的矿产品、农产品和东南亚地区的水果冰鲜产品借助这条通道“南下北上”。
新加坡太平集运服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鼎声说:“这条通道促进了西部内陆甘肃等省份与国际市场的直接贸易。”目前该公司已在新加坡设立专门展区,展示甘肃特色农产品、推荐甘肃旅游线路。这家公司将在兰州设立物流园区,作为枢纽“向西对接丝绸之路的广阔市场”。
丝绸之路在甘肃省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如今,甘肃已经形成面向中亚、欧洲、南亚、东盟的四条对外开放通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对外开放不断提速。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