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9日电 题:中国吸收外资的一连串“第一”:投资者用脚投票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中国吸收外资稳定增长。据官方数据,今年前7个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4万家,相当于每天都有100多家外企来华掘金;吸收外资额接近800亿美元。2018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已达1983年的151倍,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连续27年成为外资流入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
这一“成绩单”和一个个敢于率先“吃螃蟹”的企业分不开。
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1980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家公司由内地和香港共同投资创办。按合同规定,内地占投资总额的51%,港方占49%。
曾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其《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一书中回忆说,当时中国民航飞机上的配餐种类少,口感也不好,面包吃起来硬还不断掉渣。在此情况下,香港以经营食品闻名的伍沾德便向民航总局提议,在北京合资创办航空食品公司。
合资后,港方不仅带来了三文鱼、牛柳等当时内地厨师“听都没听说过”的配餐材料,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还在公司内推行上班打卡等国际通行管理制度,很快改变了中国航空食品落后的局面。合资前,北京航空食品公司的日配餐量只有640份,而2007年底每日配餐量已达6万份。
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正大康地集团
随着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外商投资方式也从单一的中外合资向外商独资、外商投资股份制等方式拓展。
在深圳蛇口自贸区坐落着一家占地面积两万多平米、以生产加工为主体的公司:正大康地集团。该公司是由泰国正大集团(卜蜂集团)和美国大陆谷物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畜牧企业,也是改革开放后在深圳经济特区注册成立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该公司老员工回忆说,因为当年深圳生活水平与香港和泰国差距很大,公司有些从香港派来的员工一到深圳就打了退堂鼓。为留住外籍人才,公司专门进口了一台21寸彩电,放在露天给员工观看。
如今,正大康地集团已为中国饲料工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被称为饲料工业的“黄埔军校”。截至目前,正大集团在中国设立企业超过400家,总投资额超1200亿元人民币。
第一批在华设研发中心的外企
近年来,因中国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以及经济结构持续升级,越来越多的外企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1995年IBM公司成立IBM中国研究院后,在中国加大研发投入的IT企业越来越多。微软1998年在北京设立微软中国研究院,这是其除英国剑桥在本土外设立的第二家全球研发机构。此后,大众等一批制造业企业也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研发活动,对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和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顾几十年间中国吸收外资发展之路,每个重要里程碑既源于深化改革开放的努力,又推动开放达到更高水平。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越来越多投资者或将来华兴业,用脚投出对中国的“信任票”。(完)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