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7月30日电(记者张文静)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康世昌及其团队的一项研究证实了大气污染物与冰冻圈退缩存在重要关联。
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权威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该研究是由我国科学家主导开展“三极”气候环境研究方面重要的国际科学研究计划之一。
康世昌介绍,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第三极地区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冰冻圈最为发育的区域。当前,第三极冰川快速退缩、冻土显著退化,对其变化机理及其影响的研究广受关注。
过去10多年中,康世昌团队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科研人员合作,基于野外考察和长期定位观测,建立了覆盖第三极及周边高山区的大气污染物和冰冻圈变化协同观测研究网络。“该网络特别关注吸光性气溶胶比如黑碳和棕碳、粉尘以及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等,集成多种方法以研究大气污染物的跨境传输及其对冰冻圈环境的影响。”康世昌说。
研究显示,大气污染物特别是具有吸光性的黑碳气溶胶等沉降到冰川、积雪后,可降低雪冰表面反照率,进而促进冰冻圈的消融;同时,冰冻圈贮存的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可随冰冻圈消融而释放,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
相关监测和分析数据可有力支撑这一结论。根据研究团队2015年得到的数据,黑碳和粉尘对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仁龙巴冰川等4条冰川消融的影响量可达15%。同时,通过对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的监测和模拟研究,研究人员发现,黑碳和粉尘分别可以贡献冰川消融的22.3%和19.5%,而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自1984 年之后,受黑碳、粉尘等吸光性物质影响,冰川消融加剧了约26%。
研究团队经综合分析认为,南亚等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物通过高空和山谷输入青藏高原并加速了冰冻圈消融,进而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
康世昌表示:“看似‘污染物近在身边,冰冻圈远在天边’,但实际上我们身边的大气污染物对遥远的冰冻圈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并高度关注大气污染物和冰冻圈变化的协同研究。”
这项研究得到了来自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面的资助。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