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题:遨游天宇凯歌还——北京飞控中心操控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侧记
徐毅、宋星光
5月8日,北京航天城,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记者走进整修一新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第一指挥厅,全体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翘首以盼今日主角——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归来。
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正式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组织陆、海、天基测控网,对试验船进行密切跟踪监视。中心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型号团队操控主任姜萍向记者介绍:“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要在全新的大椭圆轨道上运行31圈,我们要在近3天的时间里实施7次轨道控制,随时应对飞船在天上出现的紧急情况,还要对搭载的7项载荷进行在轨测试。”
5月8日,工作人员在东风着陆场回收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主伞。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5月8日13时49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汪江波摄)
5月8日12时许,大厅里各岗位工作紧张有序,巨幅屏幕显示着试验船的运行轨迹、主要测控站点、返回控制参数、试验船舱内外摄像机图像,以及根据实时数据驱动的试验船三维动画等。
12时15分,“发动机开机,返回制动开始”,北京飞控中心调度乐天发出沉稳有力的口令。大屏幕上,在黑色太空背景下,试验船三维动画清晰生动,姿态开始发生变化,发动机点火,飞船开始返回蔚蓝色的地球。
13时33分,服返分离的口令发出,返回舱与服务舱完成分离,返回舱开始建立再入姿态。
大屏幕上,显示实际轨道高度的红色曲线一点点与绿色的预定曲线重合,试验船按照预定路线返回地球。
“北京,雄鹰报告,直升机分队已起飞,正在前往待命空域,报告完毕。”大屏幕上出现直升机图像和搜救三维态势,展示了空中和地面搜索分队的运动情况。
“东风着陆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屏幕上我们可以看到波浪状起伏的沙丘,此前中心组织搜救演练时偶尔还能看到掩映其中的绿色植物。”现场负责试验通信的董戈向记者介绍。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5月8日13时49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汪江波摄)
13时38分,随着北京调度发出第二次落点预报,试验船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光学设备捕捉到返回舱与大气摩擦发出的耀眼光芒。80公里,40公里……高度越来越低,中间屏幕上三维态势地图里,返回舱朝着用黄色方框表示的着陆场落区逐步靠近。
随后直升机从待命点出发。屏幕上,返回舱的降落伞顺利打开。
“北京,雄鹰报告,雄鹰直升机目视返回舱着陆。”随着报告声,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试验船软着陆成功了!
5月8日,东风着陆场圆满完成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搜索回收任务。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5月8日13时49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汪江波摄)
看着飞船成功落地,欢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飞控工作圆满成功的大红屏再次出现,型号团队总师邹雪梅终于长舒一口气,感慨道:“一切正常是我们所有人的期望,但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我们必须把预案做到极致。仅针对试验船就设计了300多个预案故障模式,60多次应急过程推演串讲和联调演练,全面验证方案正确性,还结合联调开展专项岗位训练和考核,关键岗位优秀率全部达到100%,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现在这一时刻的正常和顺利。”
返回舱安全着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第一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
他们用事实证明,探索永无止境,攀登任重道远,唯有拼搏、创新和坚守,才能到达科技的高峰,让梦想成为现实。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