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频道 > 要闻 > 正文

长沙:城市发展处处见“人”(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22 10:44:25

  在湖南长沙刚刚生活了两个月的黄华,幸福感简直要“爆棚”。

  不久前,她克服重重困难,做通丈夫的思想工作,离开自己读书工作了10年的地方,举家迁回老家长沙。住着140平方米的大房子,孩子的幼儿园就在家门口,周末一个半小时车程回老家和父母团聚,不时和同学老友登上岳麓山聚会……

  幸福,正是长沙这座“山水洲城”的一张温馨名片。

  岳麓山巍然,湘江水流深,橘子洲伫立——怎样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点点滴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的城市发展落实处处见‘人’的理念,为百姓建设幸福家园,市委和市政府不遗余力,初心不改,砥砺前行。”长沙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矢志不移“强身健体”,铺就幸福基石

  翻开1978年以来全国31个重点城市经济增长情况列表,从增幅来看,长沙市以12.9%的年均增速位居第二。更令人振奋的是,2017年长沙经济总量赶超多个省会城市,迈过万亿元大关,一跃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一极。

  不沿边、不靠海,没有优越的地理条件,长沙靠什么“逆袭”?

  今年建区30周年的长沙高新区,或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观察窗口。30年风雨兼程,筚路蓝缕,从曾经的弹丸之地到规划面积达140平方公里,从首批30余家入园企业到集合六大主导产业2.8万家企业,从两万元开办费起家到“一区四园”营业总收入突破5500亿元,长沙高新区在全国168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十三位。“从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起笔,从环境、创新、人才等方面发力,始终紧盯产业项目,聚焦实体经济,不松劲、不散光,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单。”高新区负责人坦言。

  岂止一个长沙高新区,再看一个产业。早在上个世纪末,长沙就开始布局装备制造业,吹响工业兴市的号角。1992年9月28日,时任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副院长詹纯新带领7名科技人员,借款50万元组建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开始探索科研院所市场化、产业化之路。“从第一台泵到今天完备的产品体系,从卖技术和图纸到今天制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从初出国门到今天‘两横两纵’的全球化格局,中联重科始终不忘制造初心。”詹纯新说。

  一旦瞄准装备制造业,尽管经历了产业的沉浮,长沙并没有放弃,而是集中全力扶植,蓄势待发。直至今天,工程机械行业成为长沙首个问鼎千亿的产业集群。与此同时,40年来食品、材料、汽车、文化创意等千亿元产业异军突起,长沙的产业格局从“一枝独秀”向多点支撑演进。

  40年来,长沙经济一方面坚持“产业至上”,另一方面坚持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数据显示,长沙地方财政收入盘子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极小,房价收入比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最小。正因如此,这里成为全国房价洼地。不久前,长沙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湖南省委的部署,打响了一场反炒房攻坚战,及时为房地产市场降温,还百姓一个宜居环境。

  工业成就财富,产业改变长沙。40年来,长沙矢志不移“强身健体”,给百姓幸福生活铺就坚实基石。

  一心一意“微建设”,铸造幸福品质

  “五一大道走到底!”40年前,如果你在长沙街头询问长沙火车站怎么走,得到的一定是这个答案。答案的背后,意味着当年长沙交通的单一。

  40年过去,全国首条中低速磁悬浮线路投入运营,长株潭城际铁路开通运行,一条条地铁相继开通……长沙先后迈入“磁浮时代”“城铁时代”“地铁时代”。

  更令长沙人引以为豪的是,作为中部城市,长沙收获了高铁时代的大红利——京广、沪昆两条高铁“黄金大命脉”,在长沙十字交叉。加上其他正在推进的高铁网络,长沙一跃成为交通枢纽,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40年来,长沙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城市格局迎来大建设大发展。对于有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精神的长沙人而言,以人为本的“微建设”更是凝心聚力,不可或缺。在长沙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看来,应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急,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进解决人们身边问题的“微建设”,才能让长沙环境更加宜居,让市民生活更有品质。

  雨花区井湾子街道井巷社区建于上世纪60年代,这个被3家危化工厂包围的老旧开放式社区,如今已实现完美蝶变。化工厂全部取缔,拆除违章建筑4万余平方米,老旧破败筒子楼换了新装,小区门口新建两处社区公园和一处阅览室……社区“面子”焕发新颜,“里子”亦有大提升,下水道堵塞、用水难等问题迎刃而解,各项服务完备起来。

  井巷社区的变身,得益于近年来长沙针对老旧社区的提质提档行动。据统计,仅2017年,长沙就投入近45亿元,用于数百个老旧社区改造。预计到今年底,全市所有社区将实现“幸福升级”。

  今年4月,长沙市政府出台“一圈两场三道”建设两年行动计划,即打造居民15分钟生活圈,完善停车场、农贸市场建设,推进人行道、自行车道、历史文化步道建设。

  几天前,芙蓉区朝阳农贸市场修葺一新,正式开张。宽敞明亮的市场,干净整齐的摊位,行车顺畅的车道,市民纷纷点赞。芙蓉区计划两年内建设停车场25个,新(改)建农贸市场15处,打造19个以街道为基础的15分钟生活圈,“圈”出辖区居民的幸福生活。

  今后,从家里出发,步行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附近的幼儿园、卫生服务站、养老服务站、社区公园。人行道将更通畅,自行车道交通系统会更完善,停车难、买菜不方便将成为历史……一幅充满人情味的生活图景,正在长沙徐徐展开。

  聚精会神文化强市,升级幸福内涵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岳麓书院,临橘子洲头,我的生活也有诗和远方了!”黄华笑说。拥抱“诗和远方”,是长沙40年来不断谋求经济硬实力提升这枚硬币的另一面。

  从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到马王堆汉墓,从三国孙吴简牍到铜官窑,一批历史文化遗产,让长沙穿越3000年历史风雨,在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录上熠熠生辉。伴随改革开放40年进程,长沙更深知,只有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地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上下功夫,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才来得真切。

  湘江和浏阳河交汇之处,独享两边江景,可谓寸土寸金。过去10年,“三馆一厅”(长沙博物馆、图书馆、规划展示馆、音乐厅)在这里拔地而起,成为长沙市民以及外地游客必去的“打卡”之地。

  长沙市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回忆说,这些大型文化场馆建设之初,曾担心人气不足,如今看来是杞人忧天,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剧院和音乐厅门前都是车水马龙,“市委和市政府的用心,精准把住了人们对文化需求的脉。”

  决心和用心,让这里成为文化沃土——“电视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群文湘军”等一个个文化品牌享誉全国。2017年长沙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这是继2016年荣膺“东亚文化之都”称号后,长沙又一张重量级的国际文化名片。

  橘子洲景区的故事,可以读懂长沙市的决心。两年前,原国家旅游局撤销长沙市橘子洲旅游区5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直指景区的管理漏洞、工作短板、服务欠缺。长沙市委和市政府痛定思痛,针对问题,雷厉风行立行立改,按更高标准提质建设。只用了14个月时间,橘子洲景区重返5A景区。

  湘江以西,岳麓山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3所高校所在的区域,叫后湖,过去是违章林立、污染遍地的城中村。历经3年时间改造,这里正变成一个令人期待的无边界艺术园区。

  “园区招商形势喜人,一天能接待八九批前来考察的文化企业。”后湖片区综合整治征拆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说,过不了多久,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原创艺术创作交易、探寻湖湘文化、艺术休闲等各种文化体验。后湖国际艺术园、马栏山视频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的强势崛起,澎湃着长沙的经济新动能。(记者 侯琳良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