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频道 > 教育 > 正文

江西萍乡湘东区晏玉萍:大爱无言育桃李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28 09:43:58

新华网南昌3月28日电((通讯员 朱焕荣)) 身患尿毒症,在一阵阵急促的咳嗽中,她一边插管腹膜透析,一边批改作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她无视生死?
 

拔下血液透析插管,她又出现在受资助对象家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让她忘我地惦记着贫困家庭?

病房中,学生争相要抱抱,喊她“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恩情让她深深获得孩子们的心?

……

1987年9月,在江西萍乡市湘东区,19岁的晏玉萍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麻山镇教书。30年间,晏玉萍虽然经历了重重磨难,但在她看来,不过是人生的一种别样经历,比不上生活对她的馈赠:挚爱的教书事业,心爱的学生,身边种种美好的人和事。

江西萍乡湘东区晏玉萍:大爱无言育桃李

晏玉萍准备在办公室做腹膜透析。

只有站在讲台上,我才感觉到生命的价值

三月,春暖。阳光照在身上,晏玉萍却仍然捂在厚厚的棉衣里,伏在窗边的办公桌上批改作业。如果不是窗台上挂着液透滴管,很难让人相信,这个笑得爽朗的乡村女教师已患肾功能重度衰竭三年。

“有的人就是什么都难不倒,从没有见过这么坚强的女人。”麻山镇中学校长张华说,1996年,刚刚结婚的晏玉萍被检查出暴发性肝炎,肝、脾出现肿大。经过一年的治疗仍然无望后,为了不拖累年轻的丈夫,她固执地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的晏玉萍独自住到了学校宿舍,一边上课,一边治病。每天放学后上山挖草药,没有时间煎药,就用大热水瓶把草药浸泡着喝,一天要喝下两大热水瓶的药水。“从不耽误一节课,也从不抱怨一声苦。”张华说。

三年后,奇迹般恢复健康的晏玉萍终于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再婚、生子,扯着大嗓门上课。但命运似乎一直不肯放过晏玉萍:2005年,一场车祸导致右肩锁骨粉碎性骨折,因手术的失误,至今她的右肩锁骨上还固定着钢板和螺丝钉。一到变天,就会钻心的疼痛,一节课板书下来,右肩都痛麻了。2014年6月,因曾经肝病而长时期大量服药,在时隔18年后,潜伏在体内的毒素发作,当晏玉萍被检查出尿毒症时,已发展到第四期。

就在同事都以为晏玉萍再也不能站在讲台的时候,她却仍然像个没事人一样照常上班。2015年9月,晏玉萍的病情再一次恶化,出现头晕呕吐、视线模糊等症状,肌酐指标达到800μmol/L以上,被送到南京治疗,一个月后医院劝其回家血液透析。学校领导和家人也劝她回家专心治病。

当晏玉萍从医院回到教室,一群孩子跑过来争相要抱抱,不停地问:“老师,你什么时候好起来?什么时候回来?”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晏玉萍又一次放不下。“不就是比别人的生活多了吃药、打针么?生活并没有改变。只有站在讲台上,我才感觉到生命的价值。”这一届学生现在已升到初中毕业班了,晏玉萍依然决定当班主任,给学生们上课。

“有命不怕病,你病你的,我活我的”。晏玉萍每周在社区医院做一次血液透析,每天自己做腹膜透析4、5次。工作日的时候,早上5点多起床,在家里开始做一天中的第一次腹透,之后,驱车半个多小时,在7:20分钟之前赶到学校辅导第一节早读课;上午10点多,趁没有课程安排的间歇,在办公桌前一边插上管子做第二次腹透,一边备课、改作业;40分钟后晏玉萍完成透析,也到了她的上课时间,拔下管子,夹着课本进了教室;下午1:40后,接着又是上课、腹透,而后才能回家。

但是谁都看得出,晏玉萍不再是以前那个大嗓门、风风火火的班主任了。腰部的难受,使晏玉萍已经不能像往常一样在讲台上一站45分钟了,她不得不搬把凳子坐着讲课;回到办公室,晏玉萍一阵阵的咳嗽,让同事们听得阵阵揪心;有时疼痛来临,她跪在凳子上备课、批改作业;特别是每周一次的血透之后的疼痛,让她恶心难受得跪在地上呕吐。

就在这样状况下,晏玉萍的教学成绩仍然出色:所带毕业班在麻山镇中同年级的五个班中一直名列前茅,由她执教的语文科目明显优于其他班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秀辅导员、论文一等奖……每一项评优评先,晏玉萍都没有落下。

江西萍乡湘东区晏玉萍:大爱无言育桃李

晏玉萍在教室中。

有过多少学生,晏玉萍就有多少个孩子

听说晏玉萍病重,她教过的、没教过的,现在的、曾经的,一批批跑到医院、学校去看望她。

“如果以后我也能成为老师,我一定要成为晏老师这样的人。”九(二)班的学生陈淼鑫说,永远也不会忘记,三年前,自己刚从城里转到乡下的麻山镇中学读书,分配到晏玉萍班上。第一次班会课上,晏玉萍对孩子们说:“从此以后,我是你们的妈妈,我们就是一家人!”

有过多少学生,晏玉萍就有多少个孩子。1994年,晏玉萍班上刚刚12岁的英子因一次意外事件受刺激后患上自闭症,常常一个人躲在山岭上、草垛中一待就是半天。还没嫁人的晏玉萍看了心疼,把英子带回家当女儿来爱护,带着她一起上学、放学,陪着做作业、睡觉。在一个大冷天,英子跑出家门跳向水塘。当被人打捞上来后,看着眼前伤心不已的晏老师,英子顿时清醒过来,抱着她哭喊叫“妈妈”。这个“女儿”,晏玉萍一带就是多年。

“爱能填补齐世上一切的残缺”,晏玉萍说。林丽华家姐妹三人,从小没了父亲,家境困难。晏玉萍把林家三个孩子全收养为干女儿、干儿子,照顾他们学习和生活。林丽华18岁完成学业后,晏玉萍还出资帮她在城里开了个服装店,让她过上自立的生活。

“我家马威很幸运,遇上了晏老师。”孤儿马威的伯母马嫂说。2015年秋季开学的第一天,晏玉萍冒着大雨把帮助学生文贺红上学的500元钱送到其家中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上高中的马威家送去1500元。马嫂接过钱后感动得流泪了。但她并不知道,就在当天早晨,晏玉萍还呕吐不止,体内肌酐指标又一次上升,医院要求她马上住院,因为惦记着几个学生交不上学费,她偷偷离开了医院。

“自己总是舍不得用钱,资助的孩子却一个又接一个。”与晏玉萍共事二十多年的梁仁萍说。

晏玉萍已经记不清自己帮扶了多少个贫困学生。遇到离校较远,缴不起住宿费,又不肯接受老师馈赠的学生,晏玉萍或是把她们留在身边一起住宿舍,或是以干女儿、干儿子的名义带回家抚养。除此之外,因为自己的几个弟弟常年在外打工,她还要兼顾着8个侄儿。

“作为晏老师的的学生,我们感觉特别快乐。”每带完一届学生,在临中考前,晏玉萍都会送孩子们一份小礼物:除了一把小刀、铅笔、像皮之类的文具用品,还让学生张开嘴,她紧握拳头向空中一抛,喂着他们每人一颗“定心丸”;学生考上了高中、大学,她欢欢喜喜地到家里接他们去新学校报到;有机会到县城,晏玉萍还会去看望下那些正在县里高中就读的学生,师生几个在小饭馆里热热闹闹地吃个饭。

江西萍乡湘东区晏玉萍:大爱无言育桃李

学生送给晏玉萍的卡片。

我的福报越多,我的能量就越大

“晏玉萍就像一颗小太阳,浑身都是正能量”。无论命运多么乖蹇,生活对于晏玉萍来说,都是快乐和美好的,她把这些快乐和美好传递给身边的人。

坐火车去南京看病,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为她让座;在路上车胎坏了,陌生男子主动帮忙换胎;同事把学校的破桌椅集中起来,自行修理……身边总有些感人的事打动着晏玉萍,把这些点滴记录下来,她写下《一辈子做一个善良的人》,在扉页摘录了一段话: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

2012年初,看着校园里一大批留守儿童,晏玉萍劝说在外务工的弟弟回家办制衣厂,以便这些打工父母回乡就业。为办好厂,晏玉萍参与选厂址、招工、供水搭电、筹备资金……就在她觉得困难重重的时候,当地政府派出干部帮她一一解决问题。工厂顺利地办起来后,100多个孩子的父母回到了家乡。“我们生活在当前的社会真是幸福!”每每提到办厂的事,晏玉萍都特别动容,这一年,已经是46岁的她写下了第一封入党申请书,3年之后,她成为正式中共党员。

晏玉萍感动于生活的美好,而她感恩生活的阳光心态又感动着身边的人。“没有任何功名利禄心,纯净得像山泉水”,在校园里一起修剪花木,工具不够用,晏玉萍一声不吭就买了几把剪子过来。虽然是些小事,但张华感叹,对比晏玉萍,作为校长的他做得还很不够。张华说,学校有晏玉萍这样的老师是校长的福气。

“要做人,就要做得跟姑姑一样!”小时候,晏季洲跟在姑姑晏玉萍身边读书、生活;如今,已经24岁的晏季洲在福建办厂。晏玉萍病重后,晏季洲主动从她手里接过两个贫困学生,成为他们的长期资助人;不久,晏季洲的两个同事听了晏玉萍的故事,也接过两位贫困学生的。

“生活多么美好,如果不坚持做透析,命可能一下就没有了。”谈到病情的时候晏玉萍感慨地说,生活就是这样,只要你认真活,就可以美好地活下去,重要的是要始终守住初心,相信我们的福报越大,能量也就越大。

晏玉萍微信的昵名为“家乡老桥”。在麻山镇老家金沟组有座小桥。小时候,晏玉萍和小伙伴们光着脚丫在桥上玩耍。几十年过去,小桥经历无数风雨已千疮百孔,成为危桥,但每次回到乡下,晏玉萍还是习惯到桥上看看。

最近,年近半百的她老是重复做一个梦:在汩汩的流水之上,自己已经化身为一座坚固的水泥桥梁,把一双双小脚丫摆渡到岸……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