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宁夏频道 > 教育 > 正文

幼儿入园难 农村学前教育成教育均衡发展最短板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23 15:05:02

幼儿入园难 农村学前教育成教育均衡发展最短板

【编者按】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同时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从现阶段我国教育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学前教育仍然是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最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最短板”。普惠性幼儿园数量缺口大,幼儿园“大班额”现象普遍,教师队伍建设及保教质量等相对滞后,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及教学质量整体偏低。

 

学前教育领域不可忽视,教育扶贫,要努力让贫困地区的幼儿“有园上”,更要为贫困地区的幼儿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数量不足,幼儿“入园难”

 

两期“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过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全国农村幼儿园园数为77260所,较上一年增长4677所,增长率为6.44%。幼儿园班数也由过去五年的负增长,转为增长10308个。但是,从幼儿实际入园情况来看,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幼儿无园可上,没有接受正规科学的学前教育。2015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75%,其中城市地区已接近100%,而农村地区(镇区和乡村)大约只有60%左右。县镇与农村的入园人数增长速度也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2014-2015年,城市入园(班)人数增长率为3.13%,而县城和农村只有0.23%。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贫困村没有设置符合国家要求的学前教育机构,适龄幼儿只能被送到非正规的托管场所,或留在家里接受隔代教养,进入幼儿园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存在很大困难。可见,目前农村学前教育承载力依然不足,幼儿园覆盖率不够,办园规模无法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要,农村幼儿“入园难”问题依然存在,亟待解决。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全国学前毛入园率的增长速度出现整体放缓。2014-2015年的数据表明,与过去几年相比,虽然入园率不断提高,但年均增长率下降幅度较大。以县镇和农村为例,2010-2014年入园(班)人数平均增长率为0.66%,而2014-2015年增长率则降至0.23%。增长速度放缓,说明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进入了困难时期,解决幼儿“入园难”的任务十分艰巨。

 

质量不高,幼儿“发展难”

 

推进“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进程中,农村地区幼儿园虽覆盖率有所增加,但办园质量却整体偏低。

 

突出表现为班级规模大、园所环境差、教师专业能力弱等问题。首先,生师比超标,“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2015年,全国县镇和农村幼儿园幼儿与专任教师平均比例为20.8∶1,幼儿与教职工的比例为12.7∶1,远超国家标准。在一些贫困程度较高的农村地区,幼儿园“大班额”现象更为突出,60-70人的班级较为常见,个别班级甚至达到160-180人。

 

其次,室内外环境及卫生较差,玩教具投放不足。很多农村幼儿园园舍破旧、基础设施落后,教室采光、桌椅、玩具架、盥洗和如厕用具以及整体卫生状况等都普遍较差。室内玩教具配备不足,且自制玩具较少,图书数量和种类少,户外体育活动器械极其缺乏,沙地、水池、种植园地更是极为少见。

 

再次,教师专业能力弱,班级管理和课程安排“小学化”。农村幼儿教师的来源和学科专业相对复杂,一部分教师并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特别是在作息制度安排、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专业性明显不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基本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教师关怀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贫困农村地区,低质量的学前教育使幼儿的学习品质得不到培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情绪情感等方面也很难获得良好发展,不仅阻碍了幼儿当下的学习与成长,更会影响其后继发展。

 

三条路径:助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继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增加办园数量,提高办园质量。首先,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幼儿园覆盖率。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从政策上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逐步解决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应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重点关照村屯层面的幼儿园发展。依托小学改造或新建幼儿园,增加学前教育机构数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大程度保障幼儿“就近入园”。其次,多渠道筹措资金,提升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在政府投入基础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重点改善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室内外环境,为幼儿的在园生活提供基本保障。添置必要的学教玩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增加自制户外体育活动材料,使户外环境更具特色。保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注重幼儿饮水、用餐等卫生安全。科学创设区域环境,利用教师和幼儿的手工作品优化墙面布置,为幼儿提供温馨的环境和氛围。加强幼儿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幼儿园网络覆盖率,为接入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保障。

 

补充师资队伍的数量缺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首先,提高教师待遇,多渠道增加优质师资。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在农村幼儿园任教,需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确保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正常发放,将幼儿园教师纳入乡村教师生活补贴范围,保障在编教师与公办中小学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保障非公办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基本权益。努力帮助教师解决住房、婚恋等生活问题。积极落实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职称等问题,制定合理的园内岗位晋升制度,根据就职年限制定相应的奖补办法。其次,面向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毕业生、有志向从事学前教育的综合性高等院校毕业生招考、培训,积极引导小学富余师资转岗任教,以多渠道填补农村幼儿园师资缺口。最后,加强职前职后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来源复杂,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教师培训,专业理论匮乏,专业技能薄弱。应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参加培训的机会,选派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组织教师到优质中心幼儿园交流学习,定期开展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适当聘请专家或资深教师到幼儿园指导、培训。应全方位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专任教师和保育员的保教意识,培养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班级环境创设的能力、利用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的能力。防止出现“小学化”倾向,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加大学前教育资助力度,不让一个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资助政策措施,基本已建立起覆盖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然而,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相比,针对学前教育的资助力度仍然不够,建立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十分必要。应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比例和资助标准,优先资助建档立卡家庭的幼儿接受免费学前教育。在“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学前教育阶段推进,推行落实“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以多种形式捐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学前教育。

 

(刘航,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兰峤,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数据来源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2015年全国农村教育大调查数据。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