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西宁织密社会救助网络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6-10 19:14:20

  新华社西宁6月10日电 题: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西宁织密社会救助网络

  新华社记者江时强、王大千

这是6月5日拍摄的西宁市景观(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2016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针对民政救助“低保捆绑”“悬崖效应”等问题对贫困边缘群体进行了精准帮扶。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转变阶段,一系列“弱有所扶”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在西宁编织起更大、更密、更有温度的社会救助网络。

  “在一起”的希望

  午后阳光柔和。43岁的贾永红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枚橘色蝴蝶结发夹在马尾辫上轻快跳跃。从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街道水磨村村委会到蔚蓝小区的公租房,步行不过10分钟。从3月底复工以来的这两个多月,贾永红按时上下班,同进入实习期的女儿每天回家吃晚饭。

  6月10日,贾永红在家中打扫卫生。新华社发

  “和母亲、女儿在一起,就有希望。”丈夫去世10多年。在工地上做饭、帮超市送货……贾永红记不清那些年找过多少个工作。如今有这样收入稳定、离家近的工作还是第一次。“第一次搬进亮堂的公租房,第一次在月工资2000元的公益岗位工作,第一次收到女儿用实习补助买的新发夹,第一次有能力接母亲来一起住……这两年我迎接了好多个幸福的‘第一次’。”

  “公租房租金减免70%,女儿一年有1000元的学费补助,每逢年节有补助金,疫情期间正常拿工资,还有物价补贴600多元,都按期打到卡上。”贾永红说,灰暗的日子过去了。

  自从2016年被纳入民政救助帮扶的贫困边缘群体,贾永红就有了从“泥泞”中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

  被纳入救助范围的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居民周玉芳在公租房中烧热水(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高原冷凉,6月的傍晚仍有丝丝寒意。几十公里外,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一栋老楼里,还在术后观察期的陈忠玺披上外套捡几块煤,把炉火捅旺,烧上了一壶热水。

  “只要能回家,能和家人在一起……”陈忠玺去年元旦前做了肝癌手术。术前,因担心费用贵、风险大,他偷偷在手机里给妻子和女儿写好了遗言。“两年前纳入民政救助,每月有帮扶金1500元,肝硬化治疗有医保,女儿上大学学费减免,妻子打零工挣一点,日子还能过。可肝癌一查出来,全家掉进了冰窟窿。”陈忠玺说。

  民政部门的急难型临时救助金和快速帮扶机制又帮助陈忠玺顺利完成了手术,再闯一关。水壶上的蒸气迷蒙了眼睛,50岁的老陈说话有些哽咽:“出院那天,我把遗言删掉,把最深的感谢写进‘备忘录’,永久保存。”

  星空邈远,幸福很近。在高原城市西宁,和贾永红、陈忠玺一样徘徊在“悬崖”边缘的3万多名低收入困难群众,正在政府“弱有所扶”的有力支撑下,守住“在一起”的温暖和希望。

  海面下的“冰山”

  女儿4岁时丈夫去世,贾永红靠打零工和亲戚救济维持生活,一个月最多赚700多元,房租300元。她穿亲戚淘汰的旧衣服,最穷时连买作业本的1元钱都拿不出。

  货车司机马建国也曾有同样困境。2008年,儿子因早产,智力残疾。此后,漫漫就医路把全家拖向绝望。妻子辞职在家看护孩子,他不敢出远差,收入也一落千丈。“向亲戚借遍了钱,媳妇卖掉陪嫁首饰,为省煤钱冬天不敢敞开烧火炉。一次送货路上得知孩子又发病,我和媳妇在电话两头一起哭。”马建国说。

  百姓生活之难多种多样。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摸清贫困边缘群体数量、致贫原因、困难程度,是实施精准救助要破解的第一道难题。

  “他们曾隐藏在救助盲区。”西宁市民政局局长苏磊红说,过去,低保救助以家庭为单位,只要有人收入超过低保标准,家庭就不符合民政救助条件,更无法享受低保及附加其上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帮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贫困人口类型日益多样化,低保“门里门外”的困难人群在救助政策上难以有效衔接,容易产生“悬崖效应”。

  记者在西宁市所辖的城东区、城中区、大通县等走访10余户低收入家庭,发现下岗失业人员、在岗基层特困居民、身患慢性疾病或有残疾的低收入居民、进城务工的低收入者等组成了城镇化浪潮背后的“冰山”。他们普遍有“两怕”:一怕生病看不起,二怕没钱供孩子上学。

  2016年统计显示,西宁市城镇低收入人口有3.1万人,占总人口的2.4%。其中,因病、因学致贫的有1.06万人,占34.2%。

  精准救助的“实招”

  6月9日,被纳入救助范围的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西社区的王家珍老人骑着小车去批发市场进货。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3年来,西宁市拓展“边缘”的内涵,应保尽保,建立“六合一”协作机制和信息平台,有效整合民政、就业、房产、卫生、教育、文广6部门相关职能任务,从精准识别、精准救助、退出机制、配套政策、资金保障、部门合作等6方面出“实招”,促救助效果最大化。

  精准是预防“悬崖效应”的前提。首先明确认定办法,重点帮扶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150%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并按照低保家庭救助水平60%的标准给予各项现行政策救助。

  西宁市民政局社会救助与区划地名事务科科长张迎雪说,各区县、街道摸底排查,以收入、实际生活状况等为依据,充分发挥低收入核查中心、住房档案、医疗健康档案等信息汇总核查作用,及时将符合条件家庭纳入审批范围,实行动态管理。

  6月9日,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西社区工作人员(左)在向被纳入救助范围的社区老人宋建珍叮嘱饮食注意事项。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健全救助体系实现“上游干预”。“传统救助是单纯发救助金、减免相关费用的‘下游干预’。随着城市发展,困难家庭诉求呈现多样化,住房、医疗、教育等服务型救助需求不断增长。”张迎雪说,不等事后补救。西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早干预、早帮扶,将优惠政策分梯次向不同困难群体延伸,再整合部门、多方参与,实现“弱有众扶、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搭建信息化平台助力“一门受理”。在西宁市民政综合服务窗口,2017年开始运行的新系统对涉及行政审批的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整合。相关科室集中办公,点开居民姓名,政策享受情况一目了然。尤其是残疾、年迈、独居人口,对一站办结、一网联办、一条龙服务的获得感明显。

  以首批被纳入救助的马建国一家为例,这3年每年收到7329元救助金,去年冬季取暖补贴了1000元,孩子还按照重度残疾单独纳入低保政策,享受每月643元的低保。

  6月9日,被纳入救助范围的西宁市城东区居民邓玉兰在菜市场买菜。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刚过完回族传统的开斋节,马建国家窗明几净,桌上放着糖果、炸馓子。妻子邓玉兰说,疫情期间,民政部门和社区的干部多次来家里问情况,新增发放生活保障金、物价补贴6800元。“生活不愁了,最大愿望就是孩子康复有进展。”

  长效保障的期待

  被纳入救助范围的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居民胡长胜在家中准备休息。由于下肢残疾,西宁市城中区民政局为他配备了轮椅和残疾人辅助用床(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政策“阳光”普照,西宁市3年多来累计发放针对城市边缘贫困群体的各类救助资金超过5亿元,惠及3万人,边缘低收入困难群体降至1095人。

  补民生短板,暖人心深处。采访中,边缘困难家庭的孩子们除了说“感谢”,还常说“努力学习,找工作,尽快把救助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

  “从无助中看到希望,我不再怨天怨命。手术成功后,女儿转变也很大,跟同学交流多了,还应聘了图书馆公益岗位。”陈忠玺说。

  6月10日,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的家中,妻子为陈忠玺擦手。新华社发

  “我们也认识到,社会救助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边缘困难群体随时可能再次面临困境,所以‘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促公平’的力度不能减弱。”张迎雪说。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说,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仍不够充分,很多地区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还没有纳入救助范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救助需进一步加大投入,促进社会参与,提高救助质量,增强兜底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弱有所扶”,进一步拓展了我国民生保障的内涵。苏磊红说,西宁市委立足实际创新探索,将这一内涵落到实处,“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还要创造新成绩,让党和政府的温暖直抵每一名困难群众心中。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