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记者从山西省金融办获悉,2016年,山西共实现各类融资4530.86亿元,同比增加32.03亿元,完成全年融资计划4200亿元的107.88%。在融资形势严峻的201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开放思维、专业举措、责任担当的魄力,强力推动金融创新,引导金融活水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
2016年,如果要问山西哪个产业最“钱紧”,答案是煤炭;而要问金融在服务哪个产业当中亮点频现,答案也是煤炭。2016年上半年,受国内数起债券违约事件影响,投资人对煤炭等行业信心不足,银行间市场煤炭行业融资利率报价不断走高,山西部分省属煤企债券一度取消发行。为缓解企业流动性困难、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西果断出手,打出一系列“组合拳”。7月13日,山西省组织省属煤企进京路演,邀请金融投资机构参加,介绍煤炭行业发展的真实情况;8月中旬,省金融办联合省煤炭厅、省国资委,举办“百名行长经理进煤企”调研活动,邀请全国60余家金融机构的330位投资人到煤企生产一线,了解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9月底,山西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为企业发行债券提供信用增进及风险互换交易(CDS),推动组建了晋商信用增进投资公司;建立了煤企债券发行备案、兑付监测、风险预警3项机制,稳定市场预期;优化企业贷款结构,对省属煤炭集团现有期限较短的流动资金贷款进行重组,通过调整贷款期限、重新约定贷款期限、重签借款合同等方式,重组为中长期专项贷款,缓解了煤企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广受关注的“债转股”也在山西省稳步启动。
2016年12月8日,山西焦煤、建设银行、省国资委共同签约山西首单国企市场化债转股合作项目,拟共同出资设立总规模约250亿元的“降本增效基金”和“转型发展基金”。随后,工行与太钢、同煤、阳煤等3家企业分别签署债转股协议,总规模达300亿元。经过一系列努力,山西煤企融资紧张局面实现根本扭转。
从2016年融资情况来看,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高,对信贷的依赖继续降低,融资结构不断优化。债券融资成为企业获取低成本融资的主要渠道。截至2016年11月底,山西省在银行间市场累计募集资金全国排名第7位,融资余额在全国排名第5位,中部排名第1位。与此同时,险资和资产公司资金加快落地,险资入晋达231亿元,投向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债权投资等项目。
从融资方向看,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获得优先支持。债券市场融资的七成投向了省属煤企、太钢、太重等重点企业。新增贷款的一半投向了公路、铁路、水利等在建续建工程建设。此外,小微企业贷款大幅增加,对“三农”的金融支持也不断加强。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山西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在金融机构改革方面,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陆续设立了小额再贷款、国信融资再担保、华融晋商资产管理、晋商消费金融等机构,填补了金融机构空白。此外,山西金控集团改革发展扎实推进。截至2016年9月末,按照合并口径计算,山西金控净资产达328.74亿元,资产总额949.9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6.12亿元,实现净利润6.14亿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记者 张巨峰)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