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1日)上午,由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商务厅承办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仪式在西安高新区都市之门会议中心举行,标志着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成立。
西安高新区再攀高峰打造陕西自贸区核心区
西安,以其无可比拟的人才、资源、金融、文化和政策等优势,成为陕西自贸区的主要板块和核心,成为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枢纽。而西安高新区,以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势,当之无愧的成为陕西自贸区的核心板块和发动机,发挥着驱动引领的重大作用!
一带一路,引领格局
高新区走在丝路战略的最前沿
从一片农田滩涂到国际化高新技术开发区,从一穷二白的新区到陕西自贸区的核心片区……26年来,高新区始终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核心引领的智慧和担当,走在丝路战略的最前沿。高新区是一个能让梦想成为现实的奇迹之地。
在国家层面“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布局,让高新区站到了对西开放新的前列;在陕西层面,省市共建大西安进入新阶段,高新区又一次成为科技创新的新领头和科创大走廊的交汇点和爆发点;在西安层面,科创大走廊和西安金融金三角等一系列地缘定位,有力地推动资源向高新集中,优势在高新放大,必将催化更大、更快地发展。
如今的高新区,是西安的时尚地标,是高新技术产业广阔发展空间的代名词。西安高新区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开发开放战略高地,成为西安、陕西核心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先行区。
双自联动,多面突破
高新区写活自贸区发展大文章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新区功能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功能区),是陕西自贸区各功能区中面积最大、产业基础最为雄厚、市场环境相对完善的区域,其面积占陕西自贸区西安中心片区的一半,集中了全省80%金融总部机构和对外贸易活动。
自贸区和自创区功能叠加,是高新区的最大特色。陕西自贸区中心片区高新功能区的改革创新,和正在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有力呼应。自创区与自贸区双轮驱动,将推动陕西走向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
西安市委常委、新城区委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毅表示:深化“双自联动”不是简单的物理联动、区域联动,而是要形成投资贸易便利与科技创新功能的深度叠加和有机融合,从而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从何而来?高新区功能区给出的答案是,充分发挥特色与优势,在四个方向进行突破,成为陕西,西安新一轮开放发展的重要引擎。
——推动双自联动发展,打造创新驱动发展高地。高新区将通过“双自联动”发展,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率先在“双自”叠加区域开展金融创新、人才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试点,进一步降低创新的门槛和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在推动区域发展上有所作为。
——深化行政效能革命,建设现代新型政府。高新区在服务效能提升始终走在最前沿,2012年就实施打造零收费园区,“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和“跨关区流转”首先在西安高新综保区实现。行政效能的提升没有止境,下一步,高新区以托管街道为支撑,将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逐步将管理和服务中心下移,实现管理服务的网络化和扁平化,按照国际化标准,把效能革命进行到底。
——进一步招大引强,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围绕八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高新区将重点引进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瞄准全球知名企业和领军团队,着力通过优化服务提升招商的精度,着力完善要素资源配置拓展招商的维度,政策进一步聚焦精准发力,完善产业基础设施的配套,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进一步放大战略叠加效应,在服务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联盟为支撑,高新区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率先构建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和科技产业发展合作新模式。
接轨国际走向世界
高新区点燃自贸区建设新引擎
在西北唯一获批的陕西自贸区中,高新区功能区地处陕西自贸区的中心片区。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两大“金字招牌”的西安高新区,正迎来一系列发展机遇。
高新区扬帆发展的蓝图清晰可见。到2021年,将实现营业总收入2.5万亿元;到2025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万亿元。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形成一流的产业发展格局、拥有一流的开放发展水平、聚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企业、营造一流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成为“一带一路”创新之都,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随着陕西自贸区的挂牌,高新区功能区的未来也日益清晰。经过3~5年改革试验,陕西自贸区高新功能区将建成具有国际水准、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园区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凸显科技创新特色,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树立一批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创新驱动新模式。
紧抓机遇,传承精神
高新区厚植自贸区发展新优势
在2016年科技部发布的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西安高新区位列146个国家高新区第4位,取得历史最好名次。
截至2016年底,高新区共有外资企业1184家,占全市总外资企业数的49.73%;投资总额21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1100亿元,进出口额达186亿美金,其中世界500强在高新区有79家设立了170个独立法人和分支机构。
形成“四”大主导产业体系;外资任务占到全市的50%,高新技术企业占到全市的60%,金融机构占到全市的70%,外贸出口占到全市的80%,电子信息出口占到全市的90%,软件出口占到全市接近100%……
“数据”的背后,展现的是高新区的“硬实力”,展现的是高新人深入骨髓的“高新精神”———创新有为、开放包容、务实担当、追求卓越。
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特色鲜明的高新区,西安高新区在发展定位和产业选择上始终有着清晰的定位,倾力发展高端新兴产业,聚焦半导体、通信、生物医药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强化集群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目前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半导体、智能终端、生物医药、软件等千亿级产业已具雏形;区内4万家在册企业,已形成规模,产生聚集效应。
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在高新区深度融合,更是给高新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的动力。目前,高新区拥有各类人才42.5万人(科技型企业人员39.9万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及博士后创新基地46个,外籍人员2000余人,其中专家400人。服务机构不断健全,建成西部首家行政审批和政府服务“零行政收费”园区,中西部地区服务功能最完善的政务中心;基础设施及商务配套不断完善,如已成规模人气集聚的旺座现代城、都市之门、创业广场、西安软件园等。
同时,不断强化政策优势,出台多项政策,如支持科技创新的,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政策,特殊人才跨越计划,支持科技企业小巨人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等。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加快实施“先进制造2025攀登计划”、“特殊人才跨越计划”、“进出口倍增计划”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赶超计划”……肩负着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的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的历史使命,西安高新区在坚持创新驱动的征途上,目标清晰,步伐铿锵。
26年的发展,高新区已成为陕西和西安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外资企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地,更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高地。一系列的管理新体制,运行的新机制,被成功复制到省内甚至国内的开发区。走出了一条内陆高新区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
高标准的建设、高标准的规划、高标准的管理、高标准的运行和高标准的配套,高新区已拥有一流的产业发展环境,一流的社会人居环境,国际化形象凸显、现代化气息浓郁,成为陕西和西安对外展示发展成就,树立开放形象的最美窗口,也成为西北地区城市环境最优,建设标准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热点区域。
稿件来源: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供稿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