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正文

闪亮的名字,绚丽的青春——记2019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下)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6-14 11:59:53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闪亮的名字,绚丽的青春——记2019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下)

  新华社记者胡浩、孙少龙

  把汗水汇聚,去浇灌五彩的花朵。是老师,为年轻的水手护航。

  为切实引领青年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中宣部、教育部首次从历届在岗的“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在读的“大学生年度人物”中,评选出10名“最美高校辅导员”和10名“最美大学生”。

  他们接力奔跑,不断超越,谱写出青春岁月中的壮丽乐章。

  用心灵陪伴心灵

  29年,足以让青丝暗生华发。袁利的青春,在为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奉献和陪伴中,悄然逝去。来自重庆大学的她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29年,先后担任了105个班级的辅导员,累计教育引导学生2700多名。

  “每天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每天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袁利说。

  “吐爸爸”——这是学生们对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吐尔逊麦麦提·艾麦提江特殊的称呼。

  “吐爸爸”是学院年龄最大的辅导员,也是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最长的教师。他对全系的学生情况如数家珍:谁是什么性格,学习成绩如何,谁有什么特长,谁的家庭情况怎样,谁最近心情不好……对于他来说,这并非难事,因为“我爱辅导员这个工作,我爱我的孩子们”。

  中南大学辅导员张金学32年前选择了这份职业,“这不仅神圣,更是回报祖国的一种方式”。

  帮助一个又一个有困难的学子摆脱困境,看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到祖国各地建功立业,是张金学最骄傲的事。“同学们说,我办公室的灯光就是他们心中温暖的方向。而我认为,学生们是我需要关心的孩子和陪伴的家人。”张金学说。

  用青春点燃青春

  作为一名“85后”,武汉大学辅导员徐冶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和学生一样,每一个新鲜事物,她都想看看是什么;大家都关注的话题,她总想找找是为什么。她将各种思考和启发汇聚起来,产生出灵感、演变成思路、具体成做法,学生工作不断创新,成为既有营养又有滋味的“精神大餐”。

  在同济大学辅导员李睿看来,青春是多彩的。

  他为班级同学量身寄语,对照着每个人的现状与理想,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激励;他邀请院士等以学业“问诊”的形式,定期开展一对一指导;他带领学生们用影像记录生活,用脚步丈量乡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北京师范大学辅导员任雅才,是同事眼中精力无限的全能超人,也是学生信赖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在新生报到当晚,她指导学生撰写《写给四年后的自己》,鼓励学生在成长的新起点深入思考;她与学生约定每学期写“悄悄话”,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阶段性问题;她利用暑期带学生到贫困山区支教,“夜间虽然被蚊虫咬得伤痕累累,却依然兴致勃勃地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授课质量”。

  “学生颁给我的‘最佳大伙伴奖’是辅导员最珍视的荣誉。”任雅才说,“青年人的青春路上,有我同行!”

  用梦想照亮梦想

  2012年9月,数千名上海交通大学新生上了独特的一堂课——观看校园原创话剧《钱学森》。这部话剧的制作人,就是上海交大辅导员汪雨申。

  2001年留校至今,始终在人文学院担任一线辅导员的汪雨申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校园成为美丽的文化源泉。18年如一日,他将文化育人的理念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让梦想之花开遍整个校园。

  怎样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做好辅导员工作?2016年,浙江大学专职辅导员王玉芬成为浙大国际联合学院的第一批工作者,这是她反复调研、不断探索的问题。

  搭建起适合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思政工作体系,王玉芬倡导文化体验,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每一个人的心灵,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土壤中铸魂育人。

  2006年9月,山东大学辅导员范蕊遇见了第一批学生,从此遇见热爱与坚持。

  为学生写下1300多篇文章,100万多字;“陌上花开”微信公众号拥有粉丝近两万人,回答学生提问数万条;专著《奔跑吧,青春——一个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日志》得到学生和同行高度认可;《爱情与婚姻》选修课每学期爆满……范蕊说:“学生的信任与肯定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同,我愿意付出耐心与精力。”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辅导员陈小花常说:“我名叫小花,但也是一名园丁。”

  16年来,陈小花带出了5500名学子,用教育的力量点亮学生真善美的心灯。作为一名党的十九大代表,她赴全国高校进行了近200场理论宣讲。这位名叫小花的园丁,始终奔跑在引领学生成长的路上。

  “园丁不嫌陇亩小,躬耕一线育繁花。”陈小花说,“我愿意继续扎根在一线,一花引得万花开,让祖国的花朵们绽放得更加灿烂!”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