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8月5日电 题:让有信仰的年轻人讲信仰的故事——浙江青年宣讲团的“后浪潮音”
新华社记者魏董华、吴帅帅、李平
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一位青年工程师正在分享一个关于小小轴承的大国重器故事;
在嘉兴南湖红船旁,一批青年师生用一出话剧“还原”了一段峥嵘岁月;
在人迹罕至的罗布泊,一批“90后”浙大学子在寻找一种“马兰花”的精神……
他们是各行各业的“80后”“90后”,他们用小切口、身边事呈现大主题、大道理,他们既是新思想新理念的“忠实粉丝”,又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优秀讲师”,他们正在用信仰的故事回应“时代之问”和“历史之问”。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在浙江,“青年讲给青年听”现象正蔚然成风,“后浪潮音”带着信仰的力量,在青年人中引发共情共鸣。
青年人讲青年人听
透过办公室窗户,26岁的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员工张佩思每次都会被墙上的一句话激励——“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深深印刻在他脑海中。与之相关的种种经历也成了他最想与人分享的故事。
半个多月前,张佩思加入了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为大国重器贡献青春力量”成了他的宣讲主题。
张佩思说,中国高铁风驰电掣,但有一个重要零部件仍依赖进口,这就是精密轴承。2016年,张佩思毕业后进入了一家行业内顶尖的外资轴承企业。这段工作经历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被“卡脖子”。
“在这家外企,中国技术要毫无保留地交出去,而对方的尖端技术却对中国员工保密。”这深深刺痛了张佩思,他最终选择离开这家外资企业,加入了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
在中浙高铁,张佩思与其他研发人员一起,致力于打破高端轴承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2019年9月,中浙高铁参与研发的“时速400公里变轨距轴承”项目成功交付,被应用于“一带一路”上的中欧班列。通过这一技术列车可自行调节和适应轨距,提高了线路运载效率。
如今,他利用周末时间奔走于企业和学校,向青年人讲述这段关于中国制造的故事。“制造业很辛苦,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不能没有人才。”张佩思说。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顾问胡坚表示,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年龄段加之共同关注的问题,年轻人讲给年轻人听,可以平等探讨,最容易收到宣讲的好效果。
乡村农技员、基层女民警、电台主播、高校辅导员……他们用青年喜欢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讲给青年听,让理论宣讲年轻化。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形成400余个基层特色宣讲团,其中300余个由“80后”“90后”负责运行;5000多名基层宣讲骨干中,“80后”“90后”占80%以上。
7月15日,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员工张佩思为龙游县机关年轻干部宣讲。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有信仰的年轻人把信仰讲给年轻人听
信仰是什么?
对于嘉兴学院红船剧社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主创人员来说,信仰是他们在话剧《初心》最后一幕,合唱国际歌时流下的眼泪。
话剧《初心》由嘉兴学院师生共同创作,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光荣历程。
自2017年12月首演以来,这部剧已在多地高校累计演出40多场,累计观众超过15万人。
浸润、洗礼、传播……一出话剧也是一次生动的宣讲。
“我总是在想宣讲的效果在哪里?在话剧《初心》中我找到答案——在演员饱含热泪高唱《国际歌》的场景中,在台下观众专注的目光里。”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党委书记洪坚说。
在距离嘉兴南湖近4000公里外的新疆罗布泊,一曲《马兰谣》让人心回大漠: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
你要寻找她请西出阳关。
伴着那骆驼刺啊扎根那戈壁滩……
“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马兰精神”激励着25岁的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李杨宁。
“1958年,一支神秘的部队悄悄向死亡之海罗布泊开进。他们接到的命令只有一个:‘不准问干什么,不准问到哪里去。’因为这是一项绝密任务——进行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故事的讲述人李杨宁,也是浙江大学“马兰精神”学生宣讲团的创始人之一。
新疆马兰基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核试验基地。这里人迹罕至,却留下了王淦昌、程开甲、林俊德等一串熠熠闪光的名字。他们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贡献了几十载青春。
“马兰基地的10位院士里,有4位是浙大毕业的。”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项淑芳说。2017年,浙江大学成立了马兰工作室,向学子们讲述这些科学家们的故事,其中全军挂像英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的事迹是主要宣讲内容。
1960年,林俊德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随后便远赴西北,在马兰基地隐姓埋名,参加了中国全部核试验。纵使生命进入倒计时,他仍9次要求医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
为了更好地宣讲,李杨宁和宣讲团成员从2017年起,每年都会前往西安、新疆等地,采访、收集林院士的生平材料、故事细节,前后已整理了10万多字的书稿。
只有走近年轻人,才能走进年轻人。“拉近的距离,让学生听到他的英雄事迹时,不再只是一瞬间的感动。”项淑芳说,“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只有身边的信仰才能长久驻留。”
截至目前,浙江大学“马兰精神”宣讲团的学生宣讲员已有19名,累计举办面向师生的主题报告11场,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次。
7月16日,嘉兴学院红船剧社社员在学校排练话剧《初心》。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7月14日,在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生于1983年的胡亦君为村民作食品安全宣讲。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蒲公英”的力量
虽然汉语不太好,21岁的藏族女孩次仁卓嘎还是被话剧《初心》里讲述的那段历史感动,尤其是剧中一段对话:“前途很远,也很难,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看完首演后,她第一时间申请加入话剧社,负责每次演出的道具摆放。
大一下半学期刚开学,她首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高中的班主任告诉我,我考上的大学在南湖边,那里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次仁卓嘎出生在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年木乡奴林村。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世了,靠着姨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2017年她考入了嘉兴学院。
如今,次仁卓嘎已经做好决定,毕业后回到西藏,当一名老师。疫情期间,她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数据显示,自首演以来,三年间,几届学生演《初心》、学党史,团队中先后共有200多人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7月14日,在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范磊(右)、胡亦君夫妻为村民宣讲。两人同生于1983年,妻子在丈夫的带动下,今年6月加入宣讲团。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7月14日,在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生于1987年的援鄂医护人员余娜向村民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随着师生们的口耳相传,绽放于西北大漠的马兰花被越来越多的浙大青年学子知晓。
2019年4月,当大部分浙大机械工程专业学子忙着找实习、做设计之时,25岁的郑万里却选择另一种生活:到荒漠中的新疆马兰基地,每天听着军号起床,接受体能训练,一边扛沙包,一边写论文。
郑万里曾在朋友圈分享了林俊德院士的事迹。有人留言问:“未来如何选择?”郑万里回复:“坚定不移跟党走!”
浙江大学有过相关统计,历次“马兰精神”宣讲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数量会在次日达到一个高峰。2019级本科生开学宣讲后,第二天就有305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听完“马兰精神”宣讲后,24岁的李飞腾与宣讲团成员来到西安参观西北某研究院。这次出行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2020年毕业季来临,李飞腾收到了众多大公司抛出的“橄榄枝”。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到西北某研究院工作。
李飞腾说,当年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放弃了国外高薪待遇、优渥生活,与他们相比,自己的选择算不了什么。“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与郑万里和李飞腾一样,青年理论宣讲团的青年,如同一株株蒲公英,在自我学习中,传播理念,飘向远方……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