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丈夫潜心钻研35年,带领团队研发的水稻保护性栽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多项殊荣;在丈夫因公殉职后,她投入到丈夫未竟的事业中;她在黑龙江垦区引进和示范推广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5亿元。
她,就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农垦总局水稻耕作学科带头人郑桂萍。
■ 田间地头找课题
昔日的北大荒如今变成北大仓,这背后有无数默默奉献者。郑桂萍和她的丈夫李金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世纪80年代中期,黑龙江垦区大规模发展水稻生产,虽然农垦大学是垦区重要科研基地,但当时学校在水稻研究方面基本上是空白,农业栽培专业的李金峰主动承担起学校水稻科研的重任。
起初,郑桂萍只是协助丈夫搞试验,后来,这项工作变成了两个人的合作。学生和同事称他们是“生活中的亲密伴侣、工作上的最佳搭档”。郑桂萍善于在田间地头找课题,为了解决盐碱地种稻难题,郑桂萍带领团队选育出了两个耐盐碱水稻品种,获得了盐碱地改良剂发明专利,对盐碱地水稻开发和种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垦区水稻高产创建项目首席专家,她每年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田间和实验基地,走村到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测产验收。有一次,一阵大风把瘦弱的郑桂萍刮倒在地,鞋和裤腿都湿透了,年过半百的她即使在风中瑟瑟发抖,仍坚持把剩余的地块看完,回到家中已是凌晨。同行的研究生赵洋至今仍记得导师当时说:“风一吹就干了,看地要紧。”
走出去,既解决了农民的困难,也从农民那里学到了经验。2008年,她去肇源农场,那里的水田是盐碱地,返碱情况严重,传统的给土拌酸不适合大面积实施,当地农民研究出土面铺沙隔离碱层,效果极好。郑桂萍兴奋地把这个方法传给了水稻中心的同事们。
■ 续写丈夫未竟的事业
35年坚持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动力来自对稻田的爱,也是出于对丈夫的爱。
“垦鉴稻10号:七星农场亩产715.9公斤、查哈阳农场亩产823公斤……”这是2006年,国家北方超级稻专家组对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垦鉴稻10号的抽检结果。按照国家标准,北方地区超级稻亩产要求是650公斤,垦鉴稻10号完全达标。喜讯传来时,垦鉴稻10号的培育者李金峰却再也听不到了。2006年8月,他在从农场科研基地返回学校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5岁。
尽管已经过去13年,但每次回忆都会加深郑桂萍的痛苦。
听农垦大学的老师说,2006年,李金峰和村民合种了一块试验田,村民丁荣印象最深的是,每天凌晨3点多李金峰就去地里看苗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合种的水稻平均亩产680公斤,出米率达80%,相对于其他品种,每亩增加近120元收入。
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农垦大学的水稻科研事业蒸蒸日上。他们培育出的4个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在垦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并圆满完成多项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其中“水稻保护性耕作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及配套机具的开发与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6年那场车祸,使郑桂萍突然失去了生活和事业上的亲密伴侣,但她没有沉浸在痛苦中,她觉得对丈夫最好的思念是将他未竟的事业做得更好。
郑桂萍的助手李宏宇介绍,以前李金峰主要做栽培和水稻育种,以及新品种的推广,郑桂萍主要从事作物生理方面的研究。自从李金峰走了以后,这些工作就由郑桂萍一肩挑了,既要在学校进行水稻科研,又要奔走于垦区开展调研和技术服务。
即使是在丈夫的忌日,郑桂萍依旧忙碌在田间。在她看来,跟水稻在一起是对丈夫最好的纪念。徐徐微风掀起稻浪沙沙作响,是诉说,亦是思念……
■ 指导的学生很抢手
郑桂萍夫妇对北大荒的热爱和对稻田的痴情,深深地感染着他们的学生。
有些年轻的大学生不愿意选择农学,认为太苦、没有出路。李金峰理解学生的想法,但他决不允许他们看低农学。他没有将生硬的道理灌输给学生,而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试验田里,他第一个赤脚下水,打池埂、喷农药、撒化肥,样样都做在前。秋天收割时,他和学生比着干。
与丈夫一样,郑桂萍也常说,“老师是一种特殊职业, 老师的言传身教会在学生的人生中留下很多印记。”每到农忙季节,郑桂萍便带领师生们下田劳作。试验田里,一眼望去,全都是戴着草帽闷头工作的人,分不清哪个是学生、哪个是老师。她指导的学生毕业时成为农场争抢的对象。“郑桂萍的学生”成为品牌,也成为对她教书育人30多年的最好肯定。
郑桂萍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是,一谈起水稻,她就滔滔不绝。但一旦涉及荣誉和成就,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很多人干得比我好,出了很多成果,我只是做了我喜欢的事而已”。
还有半年多时间就退休了,郑桂萍还没有想好是否接受学院的挽留继续带团队,“因为我得看身体是否允许。但如果农户有困难,我还是会尽全力帮助他们。”(记者 王比学)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