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龟兹研究院的一名文物工作者在对洞窟壁画进行抢修性加固(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日电(记者张晓龙、李志浩)今年,我国将投入1000万元用于现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克孜尔石窟的保护。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盆地南端、雀儿塔格山北麓的木扎特河东岸断崖之上。石窟始建于公元三世纪,衰落于公元九世纪。
负责克孜尔石窟研究、保护工作的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助理叶梅介绍,今年的保护资金主要用于壁画修复、岩体加固、数字化保护、三位测绘等项目,目的是保护好文物安全,努力让文物活起来,加强文物的可利用性。
新疆龟兹研究院的一名文物工作者在对洞窟壁画进行抢修性加固(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摄
目前,克孜尔石窟已发现的洞窟总数达349个。石窟呈东西向在绵延约1.7公里的明屋塔格山崖体上分层错落分布,并按山势自然走向分为四个石窟分布区域,遗存约10000平方米壁画和部分彩绘塑像、多处窟前建筑构件遗迹。
由于年代久远,克孜尔石窟内的不少壁画濒临损毁,壁画的保存和修复难度极大。
新疆龟兹研究院保护所副所长杨杰说,洞窟内湿气大,岩体结合性差,壁画非常容易脱落,工作人员必须对部分区域进行抢救性加固保护与修复。
新疆龟兹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杨杰在对洞窟壁画进行抢修性加固(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摄
据了解,新疆龟兹研究院保护所已组建由2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壁画保护修复队伍,配备有X荧光光谱分析仪、分光测色计、显微照相机、老化试验机等分析研究仪器,还成立了龟兹石窟文物保护实验室、壁画保护修复中心等机构,重点提高科研分析能力,使石窟保护工作由过去的看守式保护向科学保护转型。
由于地处偏远,许多对克孜尔石窟感兴趣的观众难以到当地观摩这些文物。为满足他们的需求,新疆龟兹研究院还聘请来自上海的图像技术机构,对石窟壁画进行数字数据采集、数字三维影像展示等。5月,部分洞窟已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或实体模型的形式在天津等地展出。
新疆龟兹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杨杰在洞窟外(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摄
新疆龟兹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杨杰在对洞窟壁画进行抢修性加固(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摄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