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京西宾馆探访记
新华社记者李斌、樊永强、乌梦达
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里,总有一些决定性时刻被人们永远铭记;见证历史的建筑,同样也会因此名垂青史。
沿长安街一路向西,过复兴门、军博,大街南侧一座围墙内的大院,在高大树木的掩映下显得低调而静谧。
这里是京西宾馆。1978年12月18日,一场改变当代中国命运、影响世界格局的会议在这里召开。曲折中寻路的“中国号”巨轮,从这里开启新的航程。
40年后,新华社记者走进这座极具历史意义的场所。
这是京西宾馆一角(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冬去春来:见证关键抉择
国家博物馆,人潮涌动。
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第三展区“关键抉择——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一张以京西宾馆为背景的照片,吸引人们久久驻足。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瞬间——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位于京西宾馆三层的第一会议室,依旧保留着当年的模样,室内陈设在历次翻修中“修旧如旧”,墙上悬挂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8个大字。
“三中全会召开前,开了一个长达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当时只有24岁的京西宾馆工作人员张丽华至今记忆犹新,“每次开会前都有首长在院子里散步交谈。”
由于长时间和领导同志接触,张丽华特别能感受到他们表情的细微变化。
张丽华说,虽然已是寒冬,但代表们的脸上都“充满暖意”。
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几天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总基调。
位于京西宾馆三层的第一会议室,依旧保留着当年的模样,室内陈设在历次翻修中“修旧如旧”,墙上悬挂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8个大字(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共同心声:将改革进行到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12月22日,北京迎来冬至,天气异常寒冷。很快,公开发表的全会公报响彻中华大地,温暖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拿到报纸上刊发的邓小平讲话全文,张丽华认真进行了研读。讲话中对她触动最大的两句话是: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从政治、经济、文化到乡村、企业、城市,中国社会历史巨变的大幕由此拉开。
作为党、国家和军队重要会议举办地的京西宾馆,在过去的40年中,成为一系列改革开放决策部署的“诞生地”。
2013年11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后,同样在京西宾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令。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多,党中央共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其中许多是事关全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组组“飞跃式发展”的数字,见证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的壮丽史诗:
4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00多亿元增长到80多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7亿多人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22倍,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近9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反复证明了一点: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让人民共享。”已经退休的张丽华说,“将改革进行到底”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这是京西宾馆带有兰花图案的茶杯(6月20日摄)。在传统文化中象征淡雅高洁的兰花,是京西宾馆的馆花和标志。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至高荣誉:永远不变的好作风
凡在京西宾馆开过会的人,几乎都对规范整齐的“京西服务”印象深刻:会场布置和物品摆放,从桌椅到桌面的茶具、文件和文具,纵看成列,横看成行,斜看成线,整齐划一。
在传统文化中象征淡雅高洁的兰花,是京西宾馆的馆花和标志。勤俭节约的精神也一直是京西宾馆保持的传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里更见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践行八项规定的生动细节。
“会议减少,会期缩短,会议形式简化,不摆花草,不做会标,不送礼品,就餐改为自助,经费报销更严……”京西宾馆接待处的赵峰一口气列举了近年来会务会风的点滴变化。他说,抓作风,要害就在抓小抓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启航改革开放伟大征程;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进军。“在京西宾馆召开的一次次会议,都与党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京西宾馆负责人伍卫国说,“亲身参与这么多重要会议,是我们一生的荣幸,把一代代京西人形成的优良作风传承好,是我们‘至高无上的荣誉’。”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