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时政 > 正文

张汨汨:选择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1-06 06:23:59

 2008年5月28日,张汨汨在都江堰玉堂镇铁军帐篷小学采访

  【演讲稿】选择

  我今天要讲的,是关于“选择”的故事。

  选择往往是困难的,因为选择,也意味着放弃。我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在我采访中遇到的三位军人,以及他们各自的选择。

  第一个选择,关于“青春”。

  在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有一条地图上找不到的铁路线,铁路的终点,就是著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心所需的装备、建材、补给等,几乎都要靠这条300多公里的铁路运进来。

  在铁路沿钱,每隔10公里就有一所小小的营房,营房四周都是漫漫黄沙。每个营房里驻着几名巡道兵,负责这条铁路的维修与养护。

  我来到这里,跟着一位名叫韩昭的巡道兵,走了一次他的巡逻路。那是个没有风沙的艳阳天,阳光直直地打在沙石上。放眼天地,除了偶尔可见的一簇簇骆驼刺,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光秃秃两道铁轨,从远处来,往远处去。巡查路线就是沿着其中一根铁轨走5公里,再掉头,沿着另一根铁轨走回来。

  韩昭那天话很多,他说除了第一次巡道是跟着班长,这是他第二次在巡道的时候有伙伴。第一次巡道的情景他现在还记得:出发没多久,突然刮起了大风,瞬间天昏地暗,班长让他先回去,可回去的路已经看不见了,他死死抓住班长的胳膊,一步也不敢动。

  后来,再大的风沙韩昭也习惯了,天色一变,他就赶紧抱住电线杆,没有电线杆,就找一处高一点的路基,蹲下、抱住头。

  谈了一路,最后我才知道,这个皮肤黝黑粗糙的青年家境殷实,父亲在沿海城市做生意,听说儿子在这里吃苦,心疼地打电话想让他调个岗位。可韩昭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不走,说一定要在这里干到光荣退役,捧着奖状回家。他说:“爸爸,你见过最大的礼花,也没我见过的大。”什么意思呢?因为在巡道班,表现出色的,会被奖励去看卫星发射。韩昭说,看到巨龙喷着烈焰腾空而起的一刻,他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自己的青春特别有意义。

  这就是韩昭,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对自己青春的选择。

  第二个选择,关于“生活”。

  他叫邱成龙,在火箭军官兵心目中,是一个邓稼先式的人物。他所从事的导弹作战运用研究,被称为战略导弹部队的核心命脉。由于工作的高度机密,他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无法申报奖项,他自己也是两次与院士资格擦肩而过。直到去世后,他的名字才为世人所知。

  采访邱成龙事迹时,我们感叹他工作成绩的极致丰硕,也感叹他个人生活的极致简单。他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终年穿一身旧军装,吃饭只求充饥,相处十几年的助手,还不知道他爱吃什么。根据后人的回忆,我们整理出一张他的作息时间表。

  这张时间表,邱成龙坚持了30多年。他简直像一只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又像一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同事们说,邱老除了工作,简直没有欲望,没有情趣,没有生活。

  然而,当人们整理邱成龙遗物的时候,发现了用棉纸包裹得整整齐齐的各种刻刀,大大小小的毛笔,一本本的集邮册,各种自制的木雕、石雕等手工艺品……老伴说,邱成龙桥牌打得特别好,年轻时和同学战友打牌,所向无敌。

  只是后来,在夜以继日的工作里,这些爱好都被邱成龙渐渐舍弃了。五光十色的生活被他筛选剩下一种颜色,就是用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为万里天疆绘就中国弹道,承担起一个国家“站起来”“强起来”的梦想。

  第三个选择,关于“生命”。

  他叫冯思广,是一名空军飞行员。一个夏天的夜晚,他与他的教员驾驶一架歼击机进行夜间飞行训练。第一个起落非常完美,第二个起落如果成功,明天他就能放单飞了。飞机刚要跃起,发动机突然故障,飞机失去了动力。这时离地高度只有30多米,前下方就是大片民宅和繁华的夜市。两名飞行员没有立即跳伞求生,而是不约而同地向前推驾驶杆,使飞行轨迹避开居民区才实施跳伞。由于错过了跳伞最佳时机,冯思广伞花未及张开就坠地,壮烈牺牲。

  在医院里,我见到了在跳伞中骨折的后舱飞行员、也是冯思广的飞行教官张德山。他说:“前后舱的驾驶杆是连动的,我推杆的同时,感到前舱也在推杆。”

  前舱的冯思广只有两年飞行经验,总飞行时间还不到500小时。从故障到弹射只有短短5秒,在这5秒间,三级飞行员冯思广与有着20年“驾龄”的一级飞行员张德山一起,做出了最沉着、也是最英勇的选择。

  飞行手册规定:低高度空中停车,必须立即跳伞。

  飞行手册还规定:飞行员在跳伞时,应注意避让居民区。

  两条矛盾,如何选择?教员在飞行课堂上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索要答案。

  冯思广用生命做出了回答。

  这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事了,但我每次提起他,仍会十分激动。不仅因为战友的英勇与壮烈,还有一个原因——冯思广所保护的那座城市,就是我的家乡;而冯思广烈士与我,是同一年出生的。光阴冉冉,我的年纪在一岁岁地增加,而他,始终停留在28岁。他28岁的人生高度,我这一辈子也无法企及。

  这是我与大家分享的三位军人的故事。他们是我的采访对象,也是我的战友。我是他们故事的记录者,也应是他们精神的传承者。能够同时扛起新华社记者与革命军人双重身份,是无上的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今天的选择决定着未来,而昨天的经历塑造着今天的选择。我所聆听过、目睹过、书写过的众多选择的故事,也必将会促使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做出无愧于岗位、无愧于战友的选择。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机动采访室记者。曾参加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抗震救灾报道;参与马航搜救、利比亚撤侨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报道,多次参与阅兵报道;参与采写的《“三西”扶贫记》《中国脊梁》《英魂祭》《火,未尽的歌》等获得中国新闻奖、解放军新闻奖、新华社社级好稿等。)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