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5月14日电(记者高楠、张建)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14日向吉林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时指出,吉林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取得重要进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整改推进不力等问题,甚至还有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和假装整改的情况。
2018年11月5日至12月5日,督察组对吉林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督察组反馈指出,第一轮督察以来,吉林省以长白山违建高尔夫球场及别墅和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吉林还实行严格的调度通报和预警约谈制度。每月在全省范围内通报整改情况,对整改迟缓的实施预警、督办或约谈。
督察组发现,吉林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缺乏自觉性和紧迫性,对群众环境诉求没有真正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辽源市委、市政府在辽河支流仙人河整治工作中,未统筹推进污水处理能力提升、雨污分流改造、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措施,也未按要求及时部署开展河道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工作,整治工作流于表面,没有达到预期治理目标。
督察组指出,吉林一些地方在一些具体整改任务中,仍然存在不作为、慢作为,敷衍应对整改情况突出,如洮南市对群众举报的吉林雏鹰农牧集团破坏草原生态及污染环境问题,未认真调查即作出举报不实的结论。洮南市有关部门对该企业违规拆分项目予以备案审批;一些地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如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向督察组提交虚假材料,谎称由畜牧部门负责办理的破坏草原案件已全部作出行政处理,但督察发现,有18起破坏草原案件,畜牧业管理部门没有进行处理,另有2起是在“回头看”进驻后临时制作的处罚文书。
督察组还指出,吉林省近年来虽然加强了辽河流域的污染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黑臭水体整治不力、入河排污口整治缓慢、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等多项问题。
吉林省有关负责人在反馈会上表示,吉林省对督察组反馈的意见全面接单,全面整改,将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并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国务院。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