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厦门市民邱阿姨一袋厨余垃圾的神奇之旅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29 21:52:33

  3月29日,厦门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天湖城小区内,垃圾分类督导员苏永顺(右)将邱彩仙阿姨送来的厨余分类垃圾扫码记录后投入分类垃圾箱。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当日,厦门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海沧天湖城小区内,79岁的邱彩仙阿姨将一袋厨余垃圾投放至小区厨余垃圾分类箱,随后这袋垃圾被厨余垃圾专用车转运至厦门市垃圾分类处理厂。在这里经过流水线分拣后,其中剩菜剩饭等有机物被输送至厌氧发酵间发酵产生甲烷气体燃烧发电,而塑料、纸张等可燃垃圾被再次转运至附近的厦门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至此,邱阿姨这袋厨余分类垃圾完成了“变身之旅”,被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

  据了解,厦门目前日产各类垃圾5000余吨,其中约1800余吨被用来焚烧发电,2600余吨被压缩填埋,剩下的约600余吨厨余分类垃圾被进行生物质能转换再生利用。

  近年来,厦门市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正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并通过设立的19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和学校垃圾分类教育,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全民参与热情。

  3月29日,厦门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天湖城小区住户邱彩仙阿姨展示记录垃圾分类积分的“智慧环卫绿卡”和用积分换取的食用油、纸巾等物品。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3月29日,厦门市天湖城小区保洁员杨永生在收集厨余分类垃圾。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3月29日,一辆厨余垃圾专用车驶进厦门市垃圾分类处理厂。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3月29日,厦门市垃圾分类处理厂内运行中的垃圾分拣流水线。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3月29日,厦门市垃圾分类处理厂的工人在对厨余垃圾进行初步分拣。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3月28日,厦门市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人在操作仪器抓运垃圾进焚烧炉燃烧发电。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3月29日,厦门市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值班长张祥润在观察垃圾焚烧炉内情况。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3月29日,厦门市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员在实时观测记录设备运行情况。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3月29日,在厦门市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内,工作人员走过汽轮发电机。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