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4月2日电(记者史林静)“我们会随着你继续走这条路。”87岁的颜从云在家人陪伴下,凝望着镌刻在遗体捐献名单中老伴儿的名字,正式提交自己和家人的遗体捐献申请表。
遗体捐献,被众多受捐者誉为“献给生命的礼物”,也是让逝者的生命得以延续的一种方式。清明临近,河南省红十字会在河南福寿园红十字纪念苑举行以“让爱重燃生命之火”为主题的第七届遗体、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来自各地的捐献者家属代表、志愿者代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向心怀大爱的逝者及其家属致敬。
颜从云的大女儿韩鲁豫说,她的父亲韩继舜在病时已经写好遗嘱,死后要捐献遗体。“初看到遗嘱时我大哭了一场。”韩鲁豫说,父亲的遗嘱上明确写着,作为子女如果不支持他的决定,就是不孝。2003年老人去世后,尽管家人很不舍,还是尊重他的遗愿捐了遗体。
“这么多年过去了,爸爸就是一个大写的人。”韩鲁豫说,遗体捐献既为医学进步作贡献,也用这种方式让生命永恒。
如今,65岁的韩鲁豫也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她这次带来了自己以及丈夫、母亲、弟弟四个人的捐献表。“母亲是个很开明的人,她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作出和父亲一样的选择。”韩鲁豫说。3月31日,四人正式递交了遗体捐献申请表。
“能救别人的命,能为国家的医学事业作贡献,这事儿光荣!”颜从云说。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心肺移植专家、全国人大代表陈静瑜利用开会间隙,动员更多人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器官捐献的理念,也愿意加入到生命接力的队伍中。
今年的清明节,河南福寿园红十字纪念苑的纪念碑上又新镌刻了三百多位捐献者的姓名。截至目前,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3000余人,已成功见证人体器官捐献696例,共捐献大器官1830个,使1824人获得新生。(完)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