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覆被地图集》 中科院供图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王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覆被地图集》(1∶1000 000)(以下简称地图集)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这部以中、英文双语出版的地图集采用2010年、2000年和1990年三个时期中国土地覆被数据集(ChinaCover),完整、系统记录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快20年的变化,是世界首部土地覆被地图集,对研究我国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直以来,精细刻画土地覆被空间格局,准确掌握土地覆被类型及其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既是区域环境过程基础研究的需要,也是国家生态建设策略制定的重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凭借强大精确的监测能力,遥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获取一致、连续、可对比的土地覆被信息的强有力手段。
据介绍,通过近20年的项目研究积累,我国建立起既符合国际土地覆被分类标准,又切合中国土地覆被特征的6个一级类和40个二级类的分类系统。基于该分类系统完成的1990、2000和2010年全国土地覆被数据集,采用了共计12691景30米分辨率光学数据,其中国产环境星数据8703景;63796景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其中国产风云卫星数据43800景;827景微波数据用于水体和人工表面的提取,处理总图斑单期达3000多万个。
经过111356个全国土地覆被地面实测样点数据的校验,13轮大规模交叉自检,数据集得到了全国31个省(区、市)环保主管部门用户的确认,是目前世界上分类级别最完备的土地覆被产品中,监测范围最大、精度最高、序列最长的数据集,是唯一的土地覆被量与质一体化的数据集,填补了我国土地覆被类型与参数一体化数据集的空白,完整记录了我国经济发展最快20年地表覆被量与质的演变过程。
同时,地图集主编、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吴炳方研究员告诉记者,该地图集也是我国自主遥感数据综合应用的一次重要实践。据介绍,30米空间分辨率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A/B)CCD数据具有成像幅宽大、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土地覆被识别和制图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ChinaCover2010以该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基于自动化大规模处理超算平台,对8703景数据进行了并行化、标准化处理。经过31658个全国独立地面样点的精度验证,得到2010年土地覆被数据的平均精度达到一级类94%,二级类86%。”
发布会上,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副所长、地图集编辑委员会委员张兵介绍说,地图集还创建了全国普适与区域特色相结合的土地覆被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包括多源数据标准化处理、基于面向对象的自动化土地覆被分类、多重质量控制、独立精度验证和用户意见反馈。同时,形成了全数字化的制图工艺流程,完成了由30m空间分辨率土地覆被数据直接缩编到百万比例尺的土地覆被地图,革新了传统百万地图集的设计模式与制图工艺,用一本图集表达三本图集的科学内容。
在数据共享方面,记者了解到,地图集所依托的数据集已在中国科学院、环保部、国家林业局和省级(市、区)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科教等部门与行业的100多家单位等广泛应用,共享数据超过750GB,避免了数据的重复生产,节约了大量重复投入,打破了行业壁垒,推动了国内数据共享的进程。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