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理论观察 > 正文

内生动力"扶长远":"志智双扶"提振精气神 破除"等靠要"

文章来源:人民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8-14 16:36:09

 编者按: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中国战“贫”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宝贵经验,探寻脱贫攻坚决胜“密码”,今天推出第六篇,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

2020年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这是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看望移民搬迁群众,向村民们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那星星有啥稀罕?”

出了名的“懒汉”贫困户李战文对村里开展的按星评级活动不以为然。

一段时间后,在贫困户上上下下比学赶超的过程中,一星未得的李战文终究是坐不住了,主动找帮扶干部寻找脱贫办法,立志摘掉贫困户标签。就在去年,他被评为了“满星户”。

李战文从“懒汉”到“标兵”的蜕变,得益于其所在的陕西铜川市道东村“八星励志”扶贫扶志活动。在活动的激励下,贫困户争星脱贫,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把日子往上奔的劲头越来越足。

人穷志不穷,贫困户脱贫心劲的不断提高,折射出群众自身的内生动力在脱贫中的基础性、重要性地位。

底气足、心气高:扶志提振精气神

扶贫先扶志,脱贫贵立志。

在贫困与致富的博弈中,党的领导带领我们下好了先手棋,各项举措周密实施布下精准棋。内生动力这一子如何落,则主要看贫困群众自己。一子落而满盘活,提升贫困户的精气神,则落子不慌、落子有力。

人无精神不立。铆足精气神,立志拔穷根,一系列制度和政策支撑,一次次内部动员,确保贫困群众在扶志立志中有底气有心气。

外部“供血”充分,制度保障、政策兜底,群众脱贫有底气。

“第一书记”驻村入户,将扶贫和扶志相结合,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过程中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把志气、信心送到了农户心坎上,唤醒了贫困群众作为最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激情与脱贫意识。

地区协作对口支援,集中全国力量办好脱贫之事,让贫困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在发动群众中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群众养成向上向好的积极心态,脱贫就具有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强信心,提志气,“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大到国家宏观战略,小到乡村建设方案,一系列制度安排,解决了群众的“精神贫困”,改造了群众的精神风貌,脱贫的底气更足了,脱贫的腰杆也变硬了。

内部“造血”充足,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群众脱贫有心气。

在星级评比中找不足寻差距、在农村大喇叭宣传中鼓干劲明方向、在村内宣传栏知政策解疑惑……这些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和常见的农村物件,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树立典型示范、宣传榜样力量。一个个脱贫攻坚中的优秀代表人物,一段段值得借鉴的脱贫事迹,脱贫攻坚路上的身边人身边事,激励着贫困群众力争上游不落伍,形成了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实现扶贫与扶志的深度融合,变外力资源帮扶为内部主动作为,群众自身观念意识的提高为脱贫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给民需、育民知:扶智破除“等靠要”

扶贫先扶智,治贫必治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启民智、给民需、育民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地解决“看不见的贫困”。

扶智给民需,多一技之长,确保群众脱贫有方。

缺技术、少方法……技能培训有的放矢,弥补贫困群众技能空白,增强了脱贫致富本领。从生态扶贫的树林养护到旅游扶贫的项目管理,贫困群众从零起步,知识技能从无到有,以千方百“技”开拓脱贫之路。

一技在身,脱贫有本领。近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拉开帷幕,以技能促就业、助脱贫,341名参赛者晒手艺、拼技术,在同台竞技中尽展脱贫之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岳奎认为,技能培训是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能力的重要举措,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在培训上更具针对性,通过提升贫困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针对不同需求,开展分类培训,不能搞“一刀切”。

扶智育民知,无后顾之忧,确保群众脱贫有望。

底子薄、根基松……面对贫困地区群众整体素质落后情况,脱贫攻坚精准发力,“教育下乡”破除“贫困思维”,实现学习知识“富脑袋”、学以致用“富口袋”。

“智慧课堂”远程指导教学、专家与骨干教师帮扶结对、设立科技课堂、培育校园足球队……贵州省长顺县采取多项举措,汇集优势区域教育资源,在探索“组团式”教育扶贫模式中取得颇多亮点。

补短板强弱项,教育扶贫让贫困地区乡村教育既能享受到硬件资源带来的便利,也能获得源源不断的优质教师资源。在这一全方位、立体式帮扶模式助力下,截至去年底,贵州66个贫困县已有2632所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与优质学校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贫困地区脱贫的教育之基得到巩固。

借他山之石,行脱贫之力。教育扶贫的成效直接影响贫困县的“造血”能力,这项长久之计,在久久为功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贫困地区未来发展播种下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技能知识的普及推广,确保贫困群众脱贫有方;教育扶贫的普及引导,则使贫困群众脱贫有望。从“输血”到“造血”,从“授鱼”到“授渔”,内生动力足了,群众则能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敢于走出贫困状态。

要脱贫、会脱贫:内生动力“扶长远”

外部帮扶“帮眼前”,内生动力“扶长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关系”。在脱贫攻坚中,政府、社会、市场各尽其责,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扶贫之策,但马跑得快不快、远不远,终究是要看骑马人的驾驭能力,脱贫之路走得稳不稳,终究取决于群众自身内生动力足不足。

内生动力足,贫困群众要脱贫。

“人穷志要强,致富路更广”“不当贫困懒汉,争当脱贫模范”“自强脱贫光荣,坐等靠要可耻”……在脱贫攻坚的“前线”,常常能看到类似这些脱贫标语,言简意赅,催人向上。

标语的背后,体现的是贫困群众自强自立的信心、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不甘贫穷的斗志。主动脱贫已成为群众的共识,它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激励群众切实克服各种“等靠要”思想和消极畏难情绪。

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脱贫”,变“物质扶贫”为“精神脱贫”,变“输血扶贫”为“造血脱贫”……这些扶贫方式方法的逐步转变,反映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要我脱贫”转为“我要脱贫”,不变的是脱贫攻坚的对象,变的是脱贫主体的能动意识。内生动力唤醒了群众主人翁精神,不甘居人后,不拖“摘帽”后腿,主动“要脱贫”真正让贫困群众能够行有方向、赶有目标。

内生动力足,贫困群众会脱贫。

找准路子,迈开步子,干出样子,在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励下,贫困群众凭借一技之长即能拔除“穷根”。

外部帮扶下,产业扶贫给贫困群众提供了更多选择,市场的产业之需与群众的脱贫之技恰好形成“合力效应”,群众的内生动力助力产业扶贫路走得宽。

据统计,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2/3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

在脱贫攻坚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中,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不少决胜“密码”:加强领导是根本、精准是要义、资金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从严从实是要领。党和政府、社会、市场等参与主体协同发力,制度、政策、资金等各要素各施所长,多措并举,在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中啃下不少硬骨头。但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群众动力是基础,提升群众自身内生动力,幸福生活才会成色十足。 

推荐阅读

使命在肩 不负人民——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领航”“定盘”

下一番“绣花功”谋一局“精准棋”:精准扶贫靶心不偏

“一分一厘”背后有深情:资金投入为决胜脱贫攻坚筑牢后盾

聚众力、汇众智、集众志:大扶贫格局展现大国担当

以“无我”精神久久为功:从严从实推动扶贫政策落细落地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