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1月15日电 题:红白喜丧新办简办 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乡风
新华社记者梁军
初冬时节,走进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西屯镇白草坡村,房前屋后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宣传画十分醒目。
“新房好建,新风难育。”提起当年乔迁新居,白草坡村党支部书记任银珠颇有感叹,过去村里有个习惯,一有乔迁之喜,非得招呼全村人“摆一场”。这种铺张浪费的事,人人反感,却没人站出来反对。“乡里乡亲都熟络,没人抹得开面子,结果带坏了风气。”他说。
任银珠说,不仅是搬迁,孩子考大学要祝贺,买了家电要祝贺,甚至买个农用车都要“摆一场”。不少人大操大办,整天串门子吃喝。因为花费太大,有人欠下一屁股账,一接到宴请就“头疼”。
从2013年开始,白草坡村党支部引导群众建立红白理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和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主持,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等乡村恶俗“开刀”。几年来,红白理事会不仅刹住了歪风,也成为党组织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的新抓手。
2017年农历腊月,54岁的老党员王军祥采购婚宴烟酒,价格超出红白理事会规定的高限。村党支部得知情况后,在一番教育后,王军祥严格按照“红白事用烟每盒不超过7元钱,每瓶酒不超过30元钱,亲戚朋友随礼不得超过100元”的标准进行操办。
这一举动在村里震动不小。在任银珠看来,村里新规奏效,离不开红白理事会划出的“硬杠杠”,还有一系列报备和惩戒制度,让村民抵制歪风有了“挡箭牌”。村支部作出决定,党员违反红白理事会的约定,要做深刻检讨,取消评优资格。村委会作出决定,群众违反约定,要限制享受非普惠性政策。“如果是低保户大操大办,我们就启动民主评议,把他‘请’出低保序列。”任银珠说。
记者走访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等地看到,红白理事会已被广大村民接受。据不完全统计,平凉市共有1446个红白理事会。
在红白理事会的提议下,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太统村还设有专供村民操办红白事的用房。“场地租金三天只收600元,按约定不上高档烟酒,菜品也可以让主家自己买自己做,都是成本价。”太统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杨世忠说,红白理事会还帮衬村民热心张罗,摆餐盘,垒灶台,切菜剁肉,刷盘洗碗。人手一天就齐了,让办事人觉得很暖心。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