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环保 > 正文

守望可可西里——写在可可西里成功申遗之际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7-07 22:11:50

  图表: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陈琛 编制

  新华社西宁7月7日电 题:守望可可西里——写在可可西里成功申遗之际

  新华社记者张涛、李琳海

  可可西里,世界第三极上最大的一片无人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北京时间7月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召开的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申遗项目获表决通过。申遗成功,为可可西里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生态可可西里:留住“最后一片净土”

  可可西里在蒙语中意为“美丽的少女”,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日前驱车进入可可西里看到,雪山冰川林立,沼泽湖泊纵横,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悠闲地吃草。可可西里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

  面对可可西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物种多样性,一个光荣的任务摆在青海省政府面前:申遗。

  青海可可西里申遗项目于2014年底正式启动,覆盖总面积约600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约为370万公顷,缓冲区面积为230万公顷。申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青海省住建厅,在两年多申遗的准备工作中,他们组织专家开展大量实地调研,并且按照国际惯例编写材料,并设计管理计划和措施。

  青海省住建厅厅长姚宽一说,申遗不是目的,保护才是根本,青海可可西里申遗将让全世界更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强化管理、加强保护的过程,可以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技术评估报告这样评价可可西里:这片严酷的荒野一望无垠,美景令人赞叹不已,仿佛被冻结在时空中,然而其地貌和生态系统却在不停地变化;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迁徙路线,支撑着藏羚羊不受干扰的迁徙。面积广阔,几乎没有现代人类活动的冲击……

  曾陪同外国专家参与考察的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说,考察人员经历了高寒缺氧、狂风降雪等恶劣气候考验,完成了可可西里史上的首次空中考察,高空俯瞰了该区域全貌,并留下较多珍贵航拍资料。她认为,申遗有利于为人类留住“最后一片净土”。

  7月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评审委员会正在审议可可西里申请世界遗产。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1处世界遗产。 新华社记者陈序摄

  人文可可西里:甘于奉献的“坚守精神”

  藏羚羊是跃动在可可西里的精灵,为保护它们,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用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

  1997年,我国第一个为保护藏羚羊而设置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可可西里成立,如今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数量恢复到6万只,已经10余年没有听到盗猎的枪声。

  这样的情节,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技术评估报告中也被提到:可可西里有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特质,近年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创立集中体现了拯救藏羚羊的努力,标志着中国现代自然保护的开端。该地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应得到承认,并被包含在规划管理策略中……

  可可西里腹地无路、无通信信号,队员们一年正常巡山都在十次以上,每次5人或7人一组。每次巡山少则20天,多则30天。短短的100多公里的距离,他们最少要走整整两天时间,汽车抛锚是家常便饭。每次巡山就是上千公里的路程,每年要在荒野里奔走上万公里。

  尼玛扎西2001年成为可可西里一名巡山队员。他说,自己热爱这里,立志要保护好这片高原净土。巡山,就是过着上山下水、翻江倒海的日子,就是将裤腰带系在脖子上孤独行走在无人区的日子,就是每次进去能不能出来都不知道的日子。

  可可西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巡山队员们的足迹,就像他们的队歌里唱的那样:有多少巡山的足迹,留在了这片净土,这就是可可西里的故事,可可西里的人,有感伤、更有信念;默默付出,更懂得奉献。

  7月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评审委员会宣布可可西里申请世界遗产成功。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1处世界遗产。 新华社记者陈序摄

  国际化可可西里:挑战与机遇并存

  申遗意味着承诺,意味着保护的决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技术评估报告明确提出一些要求:不在遗产地范围内为根除小型哺乳动物鼠兔采用毒杀行动;不强制安置或迁移遗产地缓冲区的传统牧民;不在任何时候许可或提倡遗产地内会威胁到动物迁徙路线的围栏活动……对于这些具体要求,青海省政府部门在申遗过程中与世遗专家进行了认真讨论并研究了实施办法,将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落实。

  《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去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可可西里获得立法保护。《条例》明确可可西里要充分发挥科研、教育、展示功能,并合理开展生态科普旅游。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公安局副局长罗延海说,以前可可西里由于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也没有足够投入,其保护更大程度上是依靠民间的力量。后来,来自财政的投入有所增加,但在科学保护上仍有不少难题。世界遗产是被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最终目的是进行保护。对于可可西里,这是一次重大机遇。

  “可可西里地域辽阔,靠人巡护面临难题,今后利用国际上的高科技手段保护此地将是显而易见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吴德军说,可可西里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提升至国际层面,将得到全世界环保机构和环保人士的关注与支持,一方面解决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将全面提高其作为世界生态品牌的知名度,更好地引导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