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娱 > 文学 > 正文

中国网络文学进入产业化时期 用户已达3.52亿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0-23 08:44:39

  原标题:网络文学:呼唤有担当的时代精品

  最近20年,高速成长的网络文学已成为当前中国文学发展格局中重要的新生力量,其发展态势和未来趋势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10月16日,由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掌阅科技联合主办的“网络文学论坛:聚焦精品,聚力提升——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网络文学的使命与担当”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文学界的各方学者围绕当下网络文学发展现状与趋势,为推动网络文学创作健康发展,共筑网络文学开发、展示、交流、合作、转化的良好环境而建言献策。

  历经“野蛮生长”进入“鲜活业态”

  截至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3.33亿,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90亿元。最近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调研报告则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达3.52亿,占全国网民半数。业内学者普遍判断,以此速度发展,这一数量还将以每年上千万的速度递增。

  最近20年,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网络文学从发轫到丰富,其迅猛发展的态势一度令业界产生震动。甚至被一些业内外人士冠之以“野蛮生长”。

  “首届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十月》常务副主编、著名作家宁肯坦言,网络文学的发展之迅猛出乎他的意料,“后来的发展道路确实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我想象的网络文学对现实、对民族的精神应有所担当,不仅是消遣、娱乐;还应寻找人们在现实和历史中的存在感,以及本身审美的提高。”他认为,目前网络文学呈现的状态非常庞杂,亟须有序健康的引导和梳理。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并不认同。

  著名网络文学作家殷寻对“野蛮生长”表示出不同看法,“作为一名网络作家,我很庆幸经历了这么一段岁月。野蛮生长的背后是鲜活,这股力量经过岁月的累积直达质变,而如今便能将这份鲜活更优质化高端化,以达到专业化的百花齐放。”

  事实上,网络文学近些年的表现也正在日渐成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林荣认为,网络文学在整合传统和现实文化资源方面,已走在传统纸介文学前面。尤其近些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比纸介文学创作更加紧密。目前,网络文学行业化、产业化、生态化已日渐清晰,运行机制上已建立成熟的共享机制,“用过去的话说是文学下海最成功的典范。这种运行机制值得整个文学文化产业其他领域学习和借鉴。”

  纵横文学副总编武新宇表示,网络文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过野蛮生长的时期,现在不少作家已到衣食足的阶段。今后创作中会更加注重思想性、艺术性,三观向上、功底深厚、有思想内涵的作品将获得读者关注和更好的发展。

  与传统文学融合共生

  网络文学的发展带给传统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格局的影响日益显著。网络与传统何以融合共生,协力发展,是当下业界学者和观察家不约而同思考的命题。

  掌阅创始人张凌云认为,文学到最后一定是殊途同归,都是产生好的作品对人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只是在特定阶段,大家在网络发表作品,载体不同。他相信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定会产生扎根于人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不朽作品。网络文学也正由高原向高峰迈进。

  磨铁文学总编辑唐平则认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更多是融合关系,没有本质区别。两者之间差异主要是产业形态不同,比如网络文学载体是互联网技术,传统文学载体是报纸、期刊、杂志等传统媒介。而从长远看,其核心都一致,就是讲好故事,“没有好的故事,无论哪种文学,都很难得到大家认可。”

  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肖惊鸿表示:审美就是文学本质的内在要求。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同样都是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不过,从现实状况而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网络文学成长于商业环境,具有商业属性。不少网络作家与现实生活相对梳离,单靠想象力和感受力进行写作,缺乏对生活的干预和概括能力,作品中见不到复杂的生活和时代精神。这也是当下网络文学创作中明显问题。“有些作家创作只停留在生活表层,与精品的距离还相距甚远。”

  从业十几年,同时兼具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出版经验的独角文化创始人栗洋表示,就目前而言,传统与网络,无论从作家的创作动机还是从阅读者的阅读诉求,本质仍有较大差距,“从网络文学到传统文学的融合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

  呼唤有担当的时代精品

  我国网络文学从发轫至今20年,经历了初期与传统文学“蜜月期”之后,已进入海量生产与利润丰厚的产业化时期,同时也伴随着泥沙俱下和过度娱乐化的问题,那么当下的网络文学应何去何从?不少业内人士呼吁网络文学承担更多的时代和现实社会的使命与担当。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著名评论员李朝全认为,当前网络文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提升作品的质量,努力打造网文化精品,“网络文学同样适用于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三性统一的评判标准,应该积极弘扬主流价值,只有正能量的作品才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长久”。

  而业内人士普遍共识是,成为精品的关键仍是如何讲好故事,且承载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在肖惊鸿看来,所谓网络文学精品,“是要符合网络文学创作质的规定性,又能够体现社会价值,同时又符合市场要求的优秀作品。”他指出,归根到底,出精品才是网络文学的中国梦。网络文学生发于市场,但市场本身并不造就文学精品,好故事永远要靠作家的艺术功力。网络文学以故事性见长,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是在文学范畴内探讨的。因此不能把判断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准建立在其商业属性上,这个是立场和方向问题。

  宁肯直言,面对当下庞杂的网络文学,当务之急应着眼发掘那些具有现实担当、美学担当和时代担当的作品。

  而晋江文学副总裁刘旭东则将文学的网络化创作称为文学行业的“工业革命”。

  他建议,要对小众类型文学采取包容的状态,让物种多样化,杂交融合,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新物种,“新的物种里面有一小部分可能成为惊世之作,这就是精品”。(记者 王瑜)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