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24日电(记者黄筱)“忠荩可风”——在浙江舟山定海竹山山顶,为纪念定海总兵葛云飞、处州总兵郑国鸿、寿春总兵王锡朋而建立的祠堂里,这样一幅匾额挂在三人塑像的正上方,人们的思绪不禁回到了170多年前……
1841年9月26日上午,英舰29艘,运载4000多侵略者向定海城集结而来。三镇总兵分守要地,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守晓峰岭,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守竹山门,总兵葛云飞坐镇土城。在与英军交战三天后,清军的装备明显落后,要想取胜亟须外援,贪生怕死的浙江总督余步云却坐视不救。
9月28日,激战进行到第3天,英舰摩底士底号、哥伦拜恩号、复仇神号驶进,攻打晓峰岭,开炮三四百发,王锡朋率部隐伏石崖反击,无一伤亡。后来,英军50余人驾驶舢板船,由竹山门登陆,被郑国鸿率部放抬炮击退,杀伤多人。
29日、30日两天大雨不止,平地积水盈尺,给定海守军作战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敌我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三总兵仍坚守国门,殊死抵抗强敌。
连续五天五夜交战,清军死守阵地,英军洋枪大炮难以攻克。10月1日晨,风停雨止,英国侵略军利用大雾掩护,倾巢出动,从晓峰岭西面登陆,一路攻土城,一路攻晓峰岭,一路攻竹山门。
从盐仓登陆的英军向晓峰岭猛攻。总兵王锡朋首当其冲,指挥将士奋力战斗。英军步步紧逼冲上山,王锡朋振臂一呼,寿春兵战火齐发,英军惊溃四散。
骁勇善战的寿春兵,在守卫晓峰岭的争夺中,敢拼敢杀。当时,英军驱使着闽、广收买来的亡命之徒打头阵,自己则躲在后面放冷枪,并配合炮击,分批轮番进攻。
王锡朋身先士卒,左冲右突,奋勇杀敌。英军大队逼近,部属亦先后阵亡,王锡朋不幸中炮,一腿打断,但他仍手举大刀,砍杀蜂拥而来的英军数人,后英勇殉国,晓峰岭失陷。
当英军攻上晓峰岭后,找到王锡朋总兵的尸体,便在其尸体上持刀乱砍,直至血肉模糊,辨认不清。道光皇帝得知王锡朋惨死的消息,为之动容,专门为他写了祭文。他是三总兵中牺牲最早的一位,也是唯一没有找到遗体的一位总兵。
后来英军沿晓峰岭山脊南下,向竹山门进攻。郑国鸿遭到前后夹击,官兵饥饿疲惫交加,连日大雨衣甲尽湿,但仍往返泥泞的山路,同心协力全力反击。在得知王锡朋战死、晓峰岭失守后,郑国鸿知战事严峻,随即将大印交给部下,冲入敌阵。虽受伤数十处,仍挥刀奋力拼杀,直到被子弹击穿胸膛,壮烈牺牲。
在土城作战的葛云飞,知道了晓峰岭、竹山门失陷和王、郑两总兵殉国的消息,感到形势严峻,即从怀中取出印信,给随从亲兵转交大营,又对同乡亲兵说:“这是我尽忠的时候了。我家中还有八旬老母,她老人家知道我死了,一定会非常悲痛,请你为我多多安慰她;并转告我的儿孙,一定要继承我杀敌卫国的志向。”
这时,从竹山门山顶下来的侵略军蜂拥而至。葛云飞挥舞大刀率先冲出土城,转战两里多路,一口气追杀到竹山门山麓。他的头面右边被斫,受创40余处,满身溅满了敌人的血污,仍然坚持血战到底,最后被子弹击穿胸口,战死在竹山峧土城下。葛云飞壮烈牺牲后立于山崖不仆,手擎宝刀作杀敌状,左目霍霍如生。
定海三总兵率部抗击英军入侵,血战六昼夜,终因弹尽援绝,同日壮烈殉国,全国上下为之震惊,道光皇帝挥泪下旨:“俟定海收复后建立专祠。”定海三忠祠因此成为昭忠扬烈之处,定海三总兵的英勇卫国事迹,仍在广大民间流传。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